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互动 > 详细内容
郭连生老师答问小书童(二)
发布时间:2012/5/11  阅读次数:2127  字体大小: 【】 【】【
  
  
  
郭连生老师答问小书童(二)
  
  
      小书童(以下简称“童”):郭老师,您好。又来打扰您啦!
      郭老师(以下简称“郭”):欢迎欢迎,欢迎打扰。今天来,又有何问题呀?
     童:您上次给我分析了书法艺术表现“力感”的一些技术因素,只分析了“执笔”和“运腕”。我回去后,按您所说的方法试了试,确实感觉很灵活,很便捷。我现在已经习惯用“三指执笔法”了,现在再用“五指执笔法”觉得很别扭。
      郭:你用“别扭”这个词用的很到位。“五指法”把人都束缚住了,很不自然嘛!哎,对了,你用“三指法”。有没有人说你不对呢?
     童:有呀!有位叔叔到我家玩,看见我写的字,夸我写得好,让我现场写,我一个字还没写完,你猜怎么着?这位叔叔就说我拿笔不对。
     郭:你可以和他探讨一下嘛!
      童:这位叔叔说他业余时间也练字,练了几年了。道理一套一套的,我说不过他。后来他也写了几个字,用的“五指法”。还没我写得好呢,他自己也觉的写的不如我。
      郭:哈哈,有点意思。你写的比他好,这已经说明问题啦!好啦,不说这些啦!真可谓“如鱼入水,冷暖自知”。
     童:执笔的问题我基本解决了,但“运腕”还不自如,虽然道理明白。
      郭:不要急,慢慢来。练习书法就是这样。技术层面的道理就像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一说立刻就懂。但“懂”不等于“会”。从知道了到掌握了,之间有一个较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叫做“苦练”
      童:好的,我一定刻苦临帖练习。您上次说“调整、控制笔锋形态”,具体是怎么回事呀?
      郭:是这样。我们每次下笔前都要蘸墨。蘸好墨汁后都要在砚边轻轻刮一两下。这个动作一是刮去多余的墨液,二是把笔锋调至圆锥状。这个圆锥状的笔锋就是理想的笔锋状态。问题在于,毛笔是软的,会在书写过程中改变形态。只要一铺毫,或有大幅度的提按和发力动作,它就会变成扁平状或者散开。用这种扁平、开散的笔锋写出的线条,要么薄扁,浮浅,要么残破不堪。严格地讲,这不是书法意义上的线条,它就像文章中的错别字、病句,让你读不下去,看不下去。
      童:那今后我在写字时,笔锋如写扁写开了,就停下来,再蘸点墨,在砚边调好后接着写。这不就解决啦!
      郭:切切不可!这样做会大大破坏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的节奏及呼应关系,流畅生动的气息会丧失掉,书写过程的愉悦和快乐也没有了。只要笔上的墨液没有用完,就要坚持往下写。静态的书体如篆、隶、楷书,至少要保证写完一个完整的字,而行草书这类动态的书体,往往几个字甚至一行字为一组单元、节奏,需要墨色的浓淡枯润来增强表现力,而这个过程要在激情驱动下一气呵成,不能中断。
     童:可是笔锋已经变扁、写开了啊?会影响线条质量啊!
     郭:有办法呀!边写边调整笔锋啊!这样就会让笔锋每次触纸时,都是正确的锋面。
     童:边写边调?怎么调?
      郭:我们知道,点画之间有个空间距离。写完一笔后,要提笔离开纸面,再落到下一笔的起笔处。这之间笔锋在空中过渡。就要在这极短的时间里,腕指配合,快速找准锋面,落下下一笔。
     童:啊?请您示范一下好吗?
     郭:好的。我们先写一个隶书吧!注意看,这样,这样,再这样。看明白了吗?明白了?好。我们再临写几个明末清初大书法家王铎的狂草。看好,这样,这样,再这样。明白了吗?
     童:噢——,原来是这样呀!让我试试。哎呀,不行呀,怎么写着写着就不对了呢?我很认真的呀!
     郭:哈哈!你可知道,这可是一个有点难度的技巧呢!不可能一看就会的。不要急,回去后先从篆隶书或楷书去练习这个技能吧!这几种书体书写速度较慢,适合练习调锋、控锋。
      童:好的,我回去后慢慢练。还有一个问题:写一个笔画,从起笔到收笔,中间这一段,笔锋应处于什么状态?
      郭:你练的挺仔细嘛!笔锋在点画中段是什么状态,这要因书体及书法家个人风格的不同,而产生多种状态。一般来说,写篆书,要求笔尖位于线条中间,所谓“中锋”是也。如果铺毫顶锋,逆行涩进,则线条中间部分厚实,两边毛涩,感觉苍茫,浑厚;若不铺毫,笔尖绷上劲,纸面光润,笔毫硬健,则线条光洁劲健,挺拔。写隶书如写《张迁碑》,则以中锋为主,偶用偏锋、侧锋,要铺毫顶锋、逆行涩进;如写《石门颂》,则纯用中锋,或顶或拉,或逆或顺,一起一倒,即倒即起。写行、草书,那就是中、偏、侧锋并用,有时一笔之中就会出现多个用锋变化,很丰富。
     童:偏锋、侧锋又是怎么回事呀?
     郭:偏锋与侧锋,是指在行笔的过程中,笔尖不在线条的中间,而在边上或斜侧面。处于边上的叫偏锋,笔尖与线条进行方向呈90°左右;侧锋则处在斜侧方,与线条进行方向呈45°左右。
      童:这种用锋效果有何不同呀?
     郭:有很大不同。中锋效果圆劲,浑厚,凝重,有立体感;偏、侧锋明快,斩捷,犀利,但线条厚薄不一,偶有尖峭、扁薄之感。
      童:我知道了,中锋效果好。难怪人们都说“笔笔中锋”。我说的那位叔叔不管写哪种书体,都是用中锋。
      郭:此言差矣!这三种用锋都是有用的,无所谓那个好,那个不好。关键是看你用的地方对不对。若临写篆书如《散氏盘》、《石鼓文》、《泰山刻石》,只能用中锋;若临写二王行草书风一类的如《书谱》,则中、侧、偏三锋并用;而北魏《龙门四品》一类书风,几乎都是偏锋、侧锋。
      童: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的用锋选择?
      郭:篆书是静态的书体,年代久远,有岁月沧桑感和远古时代的神秘感,中锋线条凝重,恰能表现其高古、端严、神秘、静穆的气息;行草书是动态的,行笔速度很快,偏、侧锋犀利、明快,适当运用能适应行草书点画转换快速的特点,能表现激情奔放、振迅飞动的视角效果,酣畅淋漓。而《龙门四品》一类粗豪霸悍的书风,多用偏、侧锋铺毫,推刷而出,有大刀阔斧、斩截利落之感。
      童:可不可以用偏锋、侧锋写篆书,用纯中锋写行、草书?
      郭:我认为这样不合适。若如此,篆书会丧失高古、静穆的特点,而这正是篆书最重要的审美特征。若行草书纯用中锋,则会显的单调,乏味,呆头傻脑,激情和灵动全无。
      童:我已经练了几个月字了,可有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就是毛笔在纸上吃不上劲,虚虚的,有劲没处落。怎么解决呢?
      郭:初学者大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有这么几种:一是前面讲过,不懂执笔、运腕、调锋,笔锋入纸的形态不正确;二是工具、材料的原因,初学者宜用偏硬的毫和不太涸的纸;三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手感。
      童:什么是正确的手感?
      郭:杀纸的感觉。
     童:啊?杀纸?
     郭:别紧张。不是把纸杀死,要纸的命。“杀纸”是前人学习书法常用的一个词,现在的书法界好像没人这么说了。“杀”字在这不是杀死的杀,是指用绳索、带状物往里勒的动作。如早年在北方农村,冬天人们在棉袄外,腰部缠上一条布带子御寒,把这条带子往紧里勒一勒,叫做“杀腰”。很多练武功的也常这么做。“杀纸”是指手上发的力通过笔管能传递到笔锋,与纸面产生明显的摩擦,好像一把利刃的尖扎在纸上行进。这种“杀纸”的感觉要反复实践,反复体验后才能获得。有了这种能力,无论是逆顶涩进,还是顺推拉进,都能感到一种明显的摩擦,写出的线条就不会浮在纸上了。
      童:哎,我想象一下。勒一勒……,哎,好像有点感觉了。您别说,这个“杀”字挺传神的,很准确呀!
      郭:呵呵!这要反复体验才行。有的人快一点,有的人慢一点。不要急 。一旦体验、捕捉到了,就不会忘掉。它会稳定在你手上小肌肉群的记忆中,也会保存你的大脑里,如能这样,说明你有功夫了。还有什么问题吗?
      童:有啊!您刚才说工具和材料也很重要。可我常听人讲“善书者不择纸笔”。这句话怎么理解?
      郭:所谓“善书者不择纸笔”,我认为,这是书法技术层面的高境界。非功力高深之人不能。这句话中“善书者”三字是关键。何为“善书者”?我的理解是这样的:他必须了解并能娴熟掌控墨的浓淡多少,以及纸的生、熟、润、糙,手执的什么笔,面对的是哪类纸,用的是何种墨,用什么速度行笔,写何种风格的字,等等等等,都胸中有谱。他随便抓起一支笔,不管什么纸什么墨,都能写的不失水准。这样的人才可称为“善书者”。不过,请问:这样的人有吗?有。这样的人多吗?不多。而且是极少,罕见。我目前还达不到。但我在达到的路上,快了。哈哈!
      童:就是说,“善书者”是一个很高的境界。初学者和一般的爱好者还是应“择纸笔”和墨的。
     郭:正确。正确择用纸、笔、墨,可事半功倍,享受书写的快乐,反之则越写越郁闷,越写越纠结。有些自学书法者,练着练着就不练了,放弃了,因为纸笔墨不听话,心里窝火烦躁,干脆把笔扔了,不写啦!去干别的吧!呵呵。
      童:哪什么样的笔写哪种书体、用哪类纸合适?您能举例分析一下吗?
     郭:就拿书圣王羲之的行草书来说吧!王羲之是我国古代东晋时期的人。他生活的年代在公元四世纪前半叶,距今已近1700年了。史载,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之书《兰亭集序》,用的是“鼠须笔”,这个“鼠须”,有说是黄鼠狼的须,有说是老鼠的须。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类笔的特性,是硬毫,不长,锋颖锐利,弹性很好;用的纸,是“茧”纸。有说是在造纸时加入了一定比例的蚕丝,有说这种纸看上去有蚕茧般的质感,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类纸的特点是熟纸,很光洁,墨汁在上面不会洇开。所以我们看《兰亭序》每一笔的起、收、转、折,起、伏、提、按、粗细的变化,笔画间的牵丝呼应等,都极为细腻、微妙、精湛,我所见过的古人墨迹中,在这一点上,还没有超过《兰亭序》的。而这些细微之处,正是《兰亭序》最具有价值的地方。有人说《兰亭序》最有价值的是它的章法、行气和书卷气等等,这一点我不赞同。历史上有不少经典行书作品的书卷气远比《兰亭序》浓的多,但还没有一件在笔法上有《兰亭序》精妙!所以我认为,有志于帖学二王书风一路的书友们,应多从《兰亭序》讨教笔法。好,这个扯的有点远,咱们接着前边说。《兰亭序》用的是硬毫、熟纸,可有些初学者不了解这一点,他写《兰亭序》,用的是羊毫,软,纸是生宣,洇,一笔下去,一个墨疙瘩,接着再一笔,笔上没墨了,被前一笔吸走了,就再蘸墨。如此写下去,写完一看,面目全非,惨不忍睹,完全失败。所以说,学习传统经典作品,使用的工具和材料的性能,要尽可能接近原作,才可能出现原作的效果。
      童:这么讲究啊?看来要读点书,对产生经典作品的背景有点了解呀!
     郭:不是“一点”,而是尽可能多的了解。不少书友只关注所学碑帖本身,兴趣在点画、结体、章法上等技术层面上。这当然是必需的,但远远是不够的,这样下去,吸收的书学营养不丰富,才疏学浅,影响学书的高度、广度和深度。严格地说,有志于研习书法者,须对隐藏在经典作品背后,所有与其相关的信息,都应去了解。比如: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状况,作者的身世、学养、志向、情趣、交游、嗜好、性情,创作此件作品时的具体情景,使用的工具、材料,此件作品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它何以成为经典作品的原因,等等等等。我们把花费在这方面的功夫叫“案头功夫”,也叫作做功课。它和动手临帖同样重要。
      童:天哪!那要看多少书呀!
      郭:是啊!学书法是要读很多书啊!至少要把那些必读之书读透。
     童:像我这样的初学者,应先读哪些书?
     郭:以我个人的体会,先把“中国历史”读一读,全面了解五千年的中国历史。然后读中国书法史,这可是要反复读的。要烂熟于胸中,一提及便如数家珍。也可把中国史与中国书法史结合起来读,相互映证。时间一长,你的眼界自然会提升,胸怀会打开,眼前的气象会扩大,对古往今来各种书法现象的认识及判断会准确、深刻;就不会把不入流的信笔涂鸦当成书法艺术,把三、四流的当成一流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将对你的学习之路产生重要影响。切记切记!
     童:我一定牢记。还有哪些书要读?
     郭:凡与书法艺术有关的书都有必要去读。这样吧,今天时间也不早了,就不一一讲了。你下次来,我给你开个书单子,供你参考,好吗?
      童:好的,谢谢郭老师。再见!
     郭:再见!
    
                                                                                                                                                                                                                                                                                                                                                   (未完待续)
   附:
                              
                               --汉中书画网  --友情报道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汉 中 书 画 网 

QQ: 1059438251

备案号:陕ICP备090141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