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互动 > 详细内容
郭连生老师答问小书童(一)
发布时间:2012/3/16  阅读次数:2548  字体大小: 【】 【】【
  
郭连生老师答问小书童(一)

         小书童(以下简称“童”):郭老师,您好。自从今年暑假上了郭氏书画培训学校书法班后,我对书法的兴趣越来越浓了。最近我找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在看,也听到身边一些长辈们关于学习书法的一些说法。这里面有些和您讲的差不多,可也有不少和您讲的完全不一样。谁对呢?我有些糊涂了。今天特意来向您讨教。
       郭老师:(以下简称“郭”):这是好现象啊!说明你真正在关注书法了!说说看,都有哪些困惑啊?
       童:人们在评价书法作品时,经常用“苍劲有力”“刚劲有力”、“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力能扛鼎”这样的词汇来赞美高水平的作品;而对某些初学者水平不高的习作,则往往有“没劲”、“疲软无力”这样的评价。民间有些书法爱好者为了写出“有劲”的字,甚至在手腕上吊块砖,认为这样就能写出有力的字了。也就是说,只要你身体好力量大,写的字就肯定有劲。是这样吗?
       郭:呵呵!的确是有这种现象。前几年,我还在市群艺馆办书法培训部时,就有过一位中年人来找我。他说他就是用粗钢筋做了一支笔,手腕上吊了一个秤砣练字。可练了快一年,写出的字还是和以前一样,软塌塌的。很郁闷。
       童:这么说,胳膊上劲大劲小与写字有力无力没有关系啦?
       是呀,没有必然关系的。书法作品表现的“力”或“劲”,是指在欣赏者心中唤起的“力感”,并非真的有几斤几两重。你想,薄薄的一张宣纸,能写上多少墨?能有多少重?我们常见一些高寿的老书法家,可以说已到了手颤眼花、无缚鸡之力的程度了,但创作的书法作品,其雄肆奔放的气势依然很强烈;而有些体壮力大的初学者,远不如经过正确书法训练的小学生写的有力量。
       童:噢,我明白了。原来书法艺术表现出的“力”,主要是在欣赏者心里唤起的“力感”。可这种“力感”为什么有的人能表现出,有的人怎么练也表现不出呢?
        郭:哎,这个问题算是挨上正题的边了。怎么才能表现出书法的“力”呢?这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但它又是完全可以说清楚的,得费点事。咱们一层一层的捋一捋,慢慢聊。
       首先呢,“力”是书法艺术一个很重要的审美要求。是一个硬指标。尽管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会表现出或刚猛,或绵柔,或张扬,或含蓄的力的风格特征,但“力”的存在是必须的,要求有足够的“劲道”,只是风格和表现手法上有差异而已。
       其次呢,无论是何种风格的“力”,都是通过具体的点画线条的质量、形状、方向来体现的。而这些点画的质量、形状、方向又是通过正确的执笔、用笔,通过控制、调整毛笔笔锋,选择笔锋入纸的状态,触纸后行笔的速度,笔锋与纸面的摩擦,含墨量的多少等一系列技巧来完成的。掌握这些技巧的难度越高,功夫就越深,表现“力”的能力越强,点画质量就越高,形状也就越漂亮,带给欣赏者的审美感受就越强烈。
     童:请等一等,郭老师。您刚才说的第一点我能理解。可第二点听起来太专业了,我有点晕。您说的线条质量、形状、方向、执笔、用笔、笔锋形态这些名词,我大都整不明白,请您一个一个讲好吗?
       郭:好啊!就一个一个地讲。首先,我们谈谈执笔。
       童:执笔?这个我知道。很多书法教材上都有图示,家里的长辈们也给我说过。
       郭:嗯?你知道执笔?说来听听。
       童:我认为执笔就是拿毛笔的方法。
       郭:不错,是这个意思,但太笼统。能说具体点吗?
       童:具体说来,就是五个手指在笔管的不同位置,起到“擫、押、钩、格、抵”五种作用,叫“五指执笔法”。同时要“掌竖、腕平、指实”。有些书上就是这么说,还有图示,我身边的大人们也都这么说。
       郭:不是“有些书”,而是大部分写书法学习的书都是这么说。不过我要告诉你,这种“五指执笔法”只是各种执笔法中的一种。而且是出现最晚的一种,也是最复杂、最吃力、最不灵活、表现力最差的一种。
       童:不会吧?难道还有其它的执笔法?比“五指执笔法”还好?
       郭:当然有啦!我们先界定一下什么是最好的执笔法的标准。我个人认为:在若干个执笔法中,那个最简单、最轻松舒适、最灵活、表现力最强的执笔法,就应该是最正确的。这一点你不会不同意吧?
       童:嗯,听起来是这么个道理。
       郭:在古代,有三指执笔法,又称“拨镫法”;有“撮管法”,即五指聚拢握住笔管;也有你说的“五指法”。还有其它的一些方法。人们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不同的执笔法,但书艺自然也就有优劣高下之分。“五指法”相传是唐朝有个叫陆希声的人总结出来的。但“五指法”在当时并不流行。北宋大学者、大书家苏东坡有句名言:“执笔无定法,但使虚和宽”。虚者,松劲也,宽者,灵活也。有专家考证,苏东坡用的就是“三指法”.与苏同时代的另外一位超一流大书家米芾,论执笔是“谓把笔轻”。轻,灵虚,活泛的意思,就是说,握笔不能实,实则僵,僵则死。而提出“五指法”的那位陆先生的墨迹我们好像都没见过,书法史上好像也没有对他的书艺水平有何提及,想必书艺平平吧!真正把“五指执笔法”推广开的,则是近五六十年来的事。上个世纪中期,一位叫沈尹默的老先生编了一本叫《五指执笔法》的书,对“五指法”大家褒扬。沈老先生是那个时代中国书坛的所谓领军人物,自然影响力是大大的。而那个时代中国书坛恰恰是有史以来,中国书法最低迷的年代,无论个人水平、整体水平、学术氛围等,用“大倒退”三个字形容,丝毫不过分。这一点,你不必通读书法史,只须对沈老先生生前50年(大约在晚清)和身后50年(当今)的书坛稍加考察,结论自然会有的。如能放在三千年来的书法史中去考察,则更清楚,更准确。
       童:这么沉重啊!听起来,您是不赞成“五指法”的。这可是书坛大人物的观点啊!现在很多书上也都这么说的呀!
       郭:研习书法要有严肃的学术精神和科学的方法。要不盲从,不迷信。我是书法家,也是书法教育工作者,这是一个良心活儿。要有艺术良知,要敬畏书法这门祖国优秀传统艺术;要有责任心,不能以己昏昏而使人昭昭,要对得起学生。至于哪种执笔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我本人在研习书法的头十年里,一直用的是“五指法”,“掌竖、腕平、指实”。而那十年,是我书法水平提高最慢的十年,一直没有解决最重要、最本质的问题,这和执笔方法的错误有直接关系。十年呀!
       童:那为什么很多书上还在推介这种方法?普通老百姓也这么说?
       郭:现在出书很容易的呀!天下文章一大抄,你抄他也抄,多快好省,名利双收啊!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很多出书者的书艺水平实在太低,这说明什么呢?以讹传讹,误人子弟,令人担忧。我始终认为:写得好不一定讲的好;写不好的必定讲不好。至于普通老百姓也认同“五指法”,那还是因为盲目信从所谓名家的缘故。因为普通百姓大都不练书法,可是人人都会写汉字,而书法艺术的载体恰恰是汉字。所以勇于并喜欢对书法发言的人很多,因为他们会写汉字,而且是钢笔。这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见的无奈。举个例子:一个没有经过专业声乐训练,但喜欢唱歌的人,经常在卡拉OK歌厅或者广场自乐班引吭高歌,会赢得一片掌声。但他知道,他不是歌唱家,他不会去批评阎维文、宋祖英的发声和吐字,也不会去对音乐学院声乐专业的学生们指手画脚。他清楚业余爱好与专业要求有本质区别,有界限。在音乐、绘画、舞蹈、影视戏剧表演、文学等艺术等门类中,这种外行与内行,业余与专业的界限很明显,一般人都能辨识,不会混淆。唯有书法艺术和摄影艺术这两种艺术门类在这个方面比较麻烦。因为汉字人人会写,照相机谁都会按。所以现在中国的书法家特别多,摄影家也特别多。
       童:听您这么一分析,我的头脑一下清晰了很多。请您具体分析一下“三指执笔法”与“五指执笔法”好吗?
       郭:这要在比较中分析。与“五指执笔法”比较,“三只执笔法”握笔空灵,手腕平垂,不必竖掌,非常轻松。手腕也随着线条方向的改变而带动笔管的翻转,弯曲,可以始终控制笔锋与纸面的的角度,因为笔锋在书写过程中会变成扁平、弯曲状,“三指法”通过灵活转腕和手指的捻管来调整锋面,使其始终保持正确的触纸形态,写出有立体感的线条,整个书写过程简捷、准确、轻松舒适,有享受感。而“五指法”要求掌竖、指实、腕平,练习时间稍长,手指僵硬,从手背到手臂上边这条线一直延伸到背部,始终处于紧张状态,肩背负担太重,几乎谈不上轻松自如,长期如此,也不利于健康。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三指法“能准确、简易、快捷的临写出高水平的点画线条及结构,而“五指法”则很难做到简便、快速。最后完成的效果也不会高。举例来说,我们临摹王羲之的行草书的某个点画,“五指法”要比“三指法”多出几个动作,速度慢,转腕困难,不流畅,造作,不自然,还费劲,没有书写的快乐。整半天,总觉得不像原帖。为什么?因为王羲之那个时代就是“三指法”呀!用“五指法”写出来气息不对呀!
       童:您刚才多次提到“转腕”这个词,这一点很重要吗?
       郭:极其重要!“运腕”是用笔的技巧之一。书法界曾有这么一个说法,不知现在还有没有人说。就是写字的手腕不能动。要腰部带动肩,肩带动大臂,大臂带动小臂,小臂和手联成一根直棍,腕关节千万不能动。你试试,这像什么?推磨嘛!很滑稽。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是姿势难看,要命的是:一是不能准确体现点画线条中那细微的变化,而这些细微之处恰恰是线条最有价值的部分;二是无法保证线条改变方向后的质量。我们知道,书法意义上的横是不平的,竖是不直的。所谓的“横平竖直”是指这不平、不直的横竖搭配组合后的制衡,而达到的稳定感。并非几何意义上的横平竖直。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以后专门要讲。汉字书法的线条是向四面八方变化的,尤其是行草书,那线条方向真是变化莫测,一笔之中就有若干个小的奔突起伏,而这些如若不用腕的配合,则会出现大量肥钝、臃肿、扁平、浅浮、薄瘠、疲软的线条,而这样的线条是失败的,是没有美感的。古人特别重视用腕,宋代米芾是中国书法史上为数不多几个超一流大书法家,他曾说“臣平生曾书麻笺十万,故腕力特强”。麻笺,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元书纸或手工毛边纸,老米说这话时大概四十岁左右,十万麻笺,1000刀纸!可见其对用腕的重视。
       童:听了您的分析后,我能否这样理解:用腕是保证线条质量有“力感”的重要技巧;腕部应随着线条方向的变化而变化;线条方向的变化依靠手腕来完成。
       郭:完全正确。但线条“力感”的表现不仅是用腕,还需要其它技巧配合,比如对笔锋形态的理解,调控,触纸的形态,触纸后行笔的速度及手感,线条的不同方向对人心理的暗示等等,都有很重要的关系。但这次就不能多谈了。下次吧!
       童:好的,我需要好好思索思索您今天的分析。
       郭:顺便说一句,以上分析是我个人的实践体会,纯属一家之言。
       童:明白。谢谢郭老师,再见!
       郭:再见!
(未完待续)
                              
  
——汉中书画网——友情报道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汉 中 书 画 网 

QQ: 1059438251

备案号:陕ICP备090141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