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文精萃 > 详细内容
汉中石门碑刻印象(冷柏青)
发布时间:2010/9/25  阅读次数:3030  字体大小: 【】 【】【

  

汉中石门碑刻印象

冷柏青

           2008年的国庆假期,我跟随四川省书协主席何应辉率领的采风团赴汉中参观考察。在汉中三日,穿秦岭,过巴山,行走蜀道,漫步汉江,亲抚石门石刻,瞻仰武侯祠、武侯墓,登临褒斜古栈道。汉中的历史文化沉淀极为深厚,每到一处,都有一段历史,让人穿越时空,思接千载:苍茫大地,刀光剑影,战马嘶鸣,寒风凛冽,一幕幕历史风云浮现眼前。刘邦、张良、萧何、韩信等在这里上演他们的文韬武略;曹操、刘备、诸葛亮、姜维、钟会在这里群雄竞逐,极一时之盛,传千年佳话。

  汉中,一个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汉中,一本令人读后荡气回肠的历史和艺术书籍。

  此次汉中之行的重点,是参观考察石门石刻书法。石门是古褒斜栈道南出褒谷口的一段人工隧道,位于汉中境内的七盘山下,是川陕交通的要冲,又是摩崖石刻荟萃之盛地。据有关资料记载,石门内壁及附近山崖上原有自汉代至明清的摩崖石刻百余方。现今在汉中市博物馆陈列的“石门石刻十三品”就是1970年因修建水库从石门洞内凿迁到这里的。久负盛名、蜚声海内外的《大开通褒斜道》、《石门颂》、《杨淮表记》、《石门铭》等书法艺术珍品就出自这个石洞。可以说,石门是一条通往书法神圣殿堂的金石之门。

  汉中市博物馆石门十三品陈列室,2008年10月2日,这一天,游人如织。《大开通褒斜道》、《石门颂》、《杨淮表记》、《石门铭》等原石就排成一字形矗立室内。当我亲近这一块块石刻时,如同见到了久违的老朋友。以前只能在梦中相遇,今天终于能亲眼目睹到他们的真实面貌和伟岸风采。以前看印刷品产生了诸多错觉,以为摩崖书法都是大字,碑面平整。因为摩崖书法常常给人的感觉是气势恢宏、气象万千。如今来到真迹面前,才发现《石门颂》、《石门铭》等石刻字面均凹凸不平,尤其《石门铭》石质漫患严重。《石门颂》、《石门铭》字形并不大,比原来想象的要小得多。尽管字形不大,但书法气象大,线条张力强,艺术感染力扑面而来。真迹与印刷品的确大不一样。真迹笔迹清晰可辨,字形径口大小深浅具有立体感,可联想到当初书丹与刻工的姿态情形。尽管当今的书法出版物既多又好,往往一张小作品可以放得很大,但是失真严重,不可与真迹同日而语。

  石门碑刻是书法家和爱好者临习传统经典不可忽略的最佳范本之一。记得我当初学书法,苦于无师,即从魏碑《石门铭》入手。后来又写《石门颂》、《西狭颂》、《杨淮表记》等,经常反复临摹,对汉魏书法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内心欢喜。

  此次参观考察,我受益匪浅,深深体会到汉魏书法的博大精深,领略到大汉雄风与魏晋风流,亦从中感悟到先贤们的艺术创新精神。在当今书坛歌唱回归传统主旋律时,我们是否应该多走出书斋,走向山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去亲眼看看我们祖先留存下来的书法经典真面目,是否应当多思考究竟如何去继承传统精华,创作属于我们这个时代风格面貌的书法作品?

  

---汉中书画网制作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汉 中 书 画 网 

QQ: 1059438251

备案号:陕ICP备090141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