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文精萃 > 详细内容
本网“石门守望者-访郭荣章先生”在《陕西日报》发表!
发布时间:2010/3/31  阅读次数:3186  字体大小: 【】 【】【

  本网讯 本网网主与陕报记者王帅合作撰写的文章“石门守望者-访郭荣章先生”在3月31日《陕西日报》“陕南瞭望”栏目发表!

  

  

  

陕 南 瞭 望


2010-03-31

石门守望者
            ——访汉中石门石刻研究专家郭荣章先生
  郭荣章正在练习书法
  郭荣章给石门题字
  

  春日的汉中仍有丝丝清冷,笔者来到汉中城东,拜访了文物考古专家、石门石刻文化研究的集大成者郭荣章先生郭老年逾古稀,

虽右耳失聪,戴着助听器,依然精神饱满,目光深邃,在两杯淡茶中聊起了他那绵长的人生岁月和探索石门文化的心路历程。 

 记 者:能否谈谈您是怎样走上“石门十三品”石刻研究这条探索之路的? 

 郭荣章:说起“石门十三品”,那还得从30多年前开始。1975年,我当时40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被调到汉中博物馆任馆长。当时,刚刚“文革”结束,“石门十三品”摩崖被安放在汉中博物馆,处于一种封闭或半封闭状态,包括馆内工作人员,平时都是难见一面。  

在那个时候,我们也接待过海内外游客,大多数是慕名而来,扫兴而归,为什么呢?因为石刻漫漶,谁也讲不清“石门十三品”到底写些什么内容。博物馆当时人手比较少,共7个人,业务和行政没有完全分工,我既当馆长也当讲解员,每次接待游客时,心中十分不安,可以说惶惶不可终日,因为自己也不能说清楚“石门十三品”的全部内容。尤其是有的游客对文字研究非常感兴趣,若要让把“石门十三品”中的《石门颂》、《大开通》或某几通碑石给逐字逐句读一下,讲一讲是什么意思,我真的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确也是非常考验人呀!过去有关文字方面的著录虽不多,但错漏较多;外地的专家学者,没有专门时间、精力和机会到馆里逐字逐句去研究推敲这些石头上的文字,所以“让石头说话”,显得十分重要。  其实,“石门十三品”在清代就有了,最初还停留在金石学范畴,但我一直想,石门那么多的摩崖刻石,却独独这十几通被前人提及,毫无疑问,它们是石门石刻中的精品、精华,应该是大家一致公认最好的,也是出类拔萃的。这么说,我也是被“逼上梁山”了。当时想,自己在这个博物馆当馆长,馆里的藏品说不清,真有点汗颜,所以,我才决心探索“石门十三品”这个课题。那个时候,所有的研究是出于这种心情,可以说“不求有功,但求自立”吧,否则,这个馆长我当之有愧。  记 者:您研究“石门十三品”刻石30余载,觉得最困难的是什么?你又是如何进行探索和突破的? 

 郭荣章:人生这么多年,一回头,可以说是“阅历知书味,艰难识世情”。说起最困难的时候,我想应该是在1985年左右,也就是我在编著第一本书《石门摩崖刻石研究》时。那是一个大难事,必须攻三个关口:正字、正意、正形。  首先是“正字关”。十多通冷冰冰的摩崖石头,每个石头上的文字怎么读、怎么认,这是一个最基础的环节。其次是“正意关”,石头上每个字是什么意思,句读怎么标点,每篇文字是什么意思,反映了一段什么样的历史。最后就是“正形关”。每个文字的形状和艺术形态是什么样,每一通摩崖从文字学的角度怎么看,反映了文字的哪些嬗变过程。  在这“三关”中,特别是正字、正意关比较难过,非常困难。因为有些字,许慎的《说文解字》里面也没有这方面的资料。有些字,研究了三五年还不一定认识。而且,史学界关于“石门十三品”的论文著述很多,如何进行考证,校误,这是更困难的。我也曾赴西安等地请教过年长我20多岁的文字研究专家、文字学家,有些是陕西省的著名历史学家,擅长文史或汉代石刻,但问及“石门十三品”石刻中的一些文字,得难有认全的,我曾经很灰心丧气,因为很多字,没法认,字典查不出来,怎么办呢?后来,我想到了另外一种比较笨的办法。 

 汉代的石刻,全国署名年月和没有署名年月的,加起来300多种。要认识石门摩崖上的文字,要把它解释清楚,那么同时代的石碑全要看,要看完,同样一句话,这个石碑有,那个石碑有,互相对照,互相印证,这样,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才算把有些字认清了。把字认清了,才把文字的刻痕和石头的残泐分清楚了。我编著《石门摩崖刻石研究》,是1985年出版的,才算把“认字”的问题给解决了,把释文和断句解决了,根据句读,人们可以把《石门颂》、《石门铭》等摩崖上的文字读出来,一旦读出来,才恍然大悟,知道原来是这么回事,人们才理解了“石门十三品”的意义。后来,我单独写了不少论文,大多数就是正字、正意和正形方面的内容。所以说,我很幸运,石门十三品在我的手中开始有了句读,有了标点,这也是最难的。 

 记 者:您能否谈谈《石门石刻大全》的成书过程?  郭荣章:《石门石刻大全》是我退休后编著的,非常不容易,最关键是实地考察。不怕你见笑,当时没有公家车,条件艰苦,我租用了地方的三轮摩托车,跟着老伴一起考察了十多次,上山下山,在一些山坡上,因为摩托车马力太小,上不去,我和老伴从后边推车。我耳朵不太好使,老伴给我当助手,我们沿着褒河,一路走走停停,一路反反复复,最后走到太白县,才算考察完了。因为石刻大多数都在河沟的对面,车每走到一个地方后,我一手举着相机,趟着一米多深的水游过去进行考证。我年轻时会游泳,所以不怕水。当时我60多岁了,就这样反复考察,点滴积累,才算编著了《石门石刻大全》。开始觉得用“大全”两字不好,但是我又想和以前的著述进行明显区分,以前我编著过《石门摩崖刻石研究》、《石门汉魏十三品》,还有其他人写过很多,包括《古迹辑略》等,他们收录40多通石刻,我考察后,共收集了177通,在当时是最全的,所以就起名为《石门石刻大全》。这本书是三秦出版社上门约稿的,当时出版社社长和主编直接到我家里,我提出这是个好事,但年事已高,有两个事情不好办,一是实地考察要跋山涉水,不知道自己的身体还能不能过这一关;二是这需要花很多钱的,我退休了不能用公家的钱。他们给予了经费和出版方面的支持,好在我身体还比较好,总算几年的辛苦没有白费,把这本书出版了。

  记 者:您现在已经70多岁了,能否谈谈以后在栈道石门文化研究方面有什么打算?换句话说,在您的有生之年,还想在哪些方面进行一些研究和探索呢?  郭荣章:我已经70多岁了,到了这个年纪,对一切事情都比较淡然了。但对石门的感情,让我欣喜痴迷,让我欲罢不能。有时,我觉得考古研究,是一种既能锻炼人也能折磨人的行业。努力去做一些事情,也许有耕耘就有收获,如果不太努力,日子一天天过去,一辈子也可能“空空如焉”。邓小平说过一句话:“发展才是硬道理”,人生这一辈子,即便快离开这个世界,你还得向前走,这是真的。现在我研究课题不只是栈道石门,外界的约稿比较多,我一个个在电脑上完成,耗费的时间也比较多。但我想,在有生之年,把栈道多研究一些,还是想把栈道相关的论题进行到底。  栈道研究分几个层面。比如:栈道的基本面貌、学术定义、如何用照片图片、现代的考古学方法,把它的形制、建筑、结构等情况看清楚等等,工作量比较大。说起看遗迹,有些不是一次能看清楚的,有时看三五次,才能把它给描述出来,每一张栈道照片,需要把它的地理方位、周围环境、形制,以及与周边自然景观的关系,都要研究清楚。要在学术书上查到所有关于栈道的记载,这个需要的案头工作非常多,而且资料也比较零散,也许在一本书上,只有几个字或几行字。所以要收集很多传记史料,通过查阅书籍,把有用的集中起来进行考证,这个工作量比实际编著一本书花的精力和时间要多几十倍。  如果在我有生之年,能把栈道方面的资料整理好,出一本书,我将非常欣慰。几十年过去了,我在研究石门的同时,也享受了党和政府给我的待遇,有时,我想也很满足了,但自己是一个闲不下的人,我的思维和思考一直是这样的,没有办法呀!

       记 者:感谢郭老师,您用终生的精力和奋斗,给我们后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料,感谢您为石门文化研究所付出的努力。  郭荣章:不用谢,也感谢你们年轻人对石门文化的关注。 短短的采访结束了,郭老的话在我们心中萦绕。这些话,既是一位长者的谆谆教导,也是一次深深的文化洗礼。岁月如歌,人生若书,七十多载的风雨岁月,已将郭老与石门栈道紧紧地连系在一起,丝丝缕缕、密不可分,共同彰显着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沉雄浑厚。感谢郭老,石门栈道,因为你的守望和捍卫,而变得生动鲜活和魅力四射!感谢石门栈道,因为你的历史文化存在,承载和寄托了郭老一生的相守,使得他的人生充满了探索和壮美、经典和充实.

    (通讯员 余首涛 本报记者 王 帅)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1]
    暂无已审核评论!

汉 中 书 画 网 

QQ: 1059438251

备案号:陕ICP备090141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