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新闻 > 详细内容
本站献礼:烟云绵欣--梁新云书法艺术展
发布时间:2011/3/3  阅读次数:7276  字体大小: 【】 【】【

  

  《汉中书画网》建站2周年献礼:

  

  

烟云绵欣--梁新云书法艺术展
  
  
汉中书画网
  

  

  
导语:
  
        他,出生在汉水之源宁强,求学南北临池五十载,笔追二王墨随时代,在黑与白的空间里耕耘驰骋;
       他,是宁强书法群体的举大旗者,数次在国展中折桂却心若止水,守素抱朴;
       他,在陕西当代书坛中天马行空,在书艺旅途中行者无疆……。
        《汉中书画网》建站2周年,倾情奉献重点推出“烟云绵欣--梁新云书法艺术展”,和大家共同解读汉中本土书法家梁新云的艺术心路历程和畅然笔墨人生。
  
  
  
  
  
  
  
  
  
  
  
  
  
1、书艺名片:
  
  
(书家近照)
  
  
  
书家简介

       梁新云,又名梁兴荣,男,汉族,1954年出生,陕西宁强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后入南京艺术学院进修书法专业,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院副院长、副研究馆员。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全国第二届楹联书法展、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参加陕西智性书写双年展。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获“全国奖”、入全国第二届扇面书法展、《全国千人千作书法大展》。作品入编《20世纪陕西书法篆刻集》、《20世纪陕西书法简史》、《百年陕西文艺经典》、《陕西中青年书法家作品收藏提名展》、《当代书法名家50人精品展》、《翰墨石鼓-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

  

       如果说书法是一座圣山,那我就是虔诚的朝圣者。仰望高山,我心所有是无限的崇拜和真诚的向往,我力所能是一步一叩头地不断向前去接近神圣。今生的全部,大概就是这苍凉而悲壮的旅途。

----梁新云心语

                                                                    

  
2、走近书家
  
  
  
  
  
  
  
  
  
  
  
  
  
  
  
  
3、艺术活动
  
  
  
  
  
  
(受邀在陕西略阳参加文化部吉祥同春慰问灾区活动)
  
  
  
  
  
  
(在陕西宁强为老百姓挥写春联)
  
  
  
  
  

  
(在汉中策划并参加“茶渡”书法展)
  
  
  
  
  
  
  
  
  
(受邀参加汉中青书协换届大会)
  
  
  

  
  
(受聘汉中青书协艺术顾问)
  
  
  
  
  
  
  
  
(点评书展作品)
  
  
  
  
  
  
  
(为汉中书画网题签)
  
  
  
  
  
  
(为汉中书画网题赠“禅茶一味”作品)
  
  
  
  
4、创作掠影
  
  
  
  
  
  
  
  
  
  
  
4、册页绽放
  

  

  

  

  

  

  

  

  

  

  

  

  

  

  

  

  

  

  

  

  

  

  

  

  

  

  

  

  

  

  

  

  

  

  

  

  

  

  

  

  

  

  

  

  

  

  

  

  

  

  

  

  

  

  

  

  

  

  

  

  

  

  

  

  

  

  

  

  

  

  

  

  

  

  

  

  

  

  

  

  

  

  

  

  

  

  

  

  

  

  

  

  

  

  

  

  

  

  

  

  

  

  

  

  

  

  

  

  

  

  

  

  

  

  

  

  

  

  

  

  

  

  

  

  

  

  

  

  

  

  

  

  

  

  

  

  

  

  

  

  

  

  

  

  

  

  

  

  

  

  

  

  

  

  

  

  

  

  

  

  

  

  

  

  

  

  

  

  

  

  

  

  

  

  

  

  

  

  

  

  

  

  

  

  

  

  

  

  

  

  

  

  

  

  

  

  

  

  

  

  

  

  

  

  

  

  

  

  

  

  

  

  
  
5、各界评说
  
  
  
  
接近神圣礼遇崇高
  
—梁新云的书法状态
  
吴振峰
  
  
  
  
  
       与新云兄结交,是人生的一大乐事。他的智慧是刻写在额头上的。这人心里似总有乐事,总是满脸喜悦和快活的样子。这喜气有时很感染人。得其传染,心中的愁绪悄然飞去甚尔不能自知之。他的话不是很多,但语出惊人,常有高论存焉。记得首届“智性书写”展闭幕的那天夜里,一伙朋友欢聚在他下榻的卧室里,一时谈性骤起,竟煞不了闸,直聊得月落星稀,空中放亮才作罢。所谈内容涉及天文地理、人文美学、人生艺术……起根与发苗,终极与过程,再掺和一些黄色段子,只要有一人牵一根思维的线头儿,便引来一串高论、一串笑声。21世纪开元的这一个夏夜,谁能说得清古往今来这同一片月光下的这一群在朝拜书法圣山路途上匍匐得太久的圣徒们其心绪是否超过于他们的先辈或者来者?——这是一则犹如浓茶的古都夜话,虽然没有原始记录。
其实,梁新云的书法状态一如这则夜话,一切都是本然地发生着,那么地安祥而自在,水到渠成。一个从政多年的政府官员却偏偏执着于艺术,在其仕道日盛之际毅然别妻抛子投于南京艺术学院黄惇先生门下,得其耳提面命,而后复归故里,操觚弄翰,正儿八经地做起书法的学问来。他在陕西书法界渐露头角,是属于“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的那种,他几乎没有经意地宣传过自己,更毋须说媒体炒作。但他确实该算着是一座“奇峰”了,他在陕西书坛一出现就占领了一块高地,为别人设置了一个高度,一个不经爬摸滚打而难以企及的标示!那一年他的作品连续入选两个全国大展,尔后又在七届国展、八届中青展上亮相,不能说所向披靡,但可谓节节胜利了。他的这些光辉的纪录在陕西书坛近年日见低迷的格局中无疑是炫目而耀眼的。
然而,新云却很清醒。他深知破 茧成蛹、羽化成蝶是要完成一个美丽而艰辛过程的,而鸣蝉一夏的风采则是六载地下苦修的厚积薄发。历史上任何一个大师都是毕其一生心力而矗立的丰碑。在这样一个功利高于一切的社会环境中,简单地否弃传统而空言创新已成为时髦,然其潜在的深层原因却是无知与浅薄。或者不客气地说,这种趋利的轻浮之风的泛滥完全是因为一种精神的失常与堕落。一个民族,一个艺术家多么需要一种宗教情怀,一种文化精神的支撑!鉴于如此认知,新云在不断地修正着自我的人生设计航标。在他看来,他的书法形态还只是一本大书的序言而已,一切都还在进行中。他在书法的艺术追求中不断地锤炼自我的语言与表达方式,其追摹的目标仍是先贤的圣迹。一部《阁帖》,他已浸淫了许多年。他的书法得二王之法乳,采王铎之形质与气象,参以老米、青主、黄道周之神采韵致,以成就其草书的飞腾 跃掷风貌。观其作品,常大气磅礴,险劲沉着,取欹倾斜之势但从不扭伲作态,用笔左突右出,宛转盘旋,纵斂互用,运转自如,既摇曳生姿,又法度庄严,一笔不苟,线条跌宕富于张力,笔势洞达又不失规矩。因而,给人的审美感觉是酣畅淋漓、气息高古的大气象,大手笔。比之时人的小巧卑琐,尤显出成竹在胸的渊深博大来。新云的小字多富情趣,有一股书卷气,而大字则不记工拙,一任天机。就目前他所取得的成就看,在切入传统上可谓绠长汲深,前程无可限量。他曾说其实打入传统越深,占的便宜越大。我信之,而就其精神诉求言之,新云是一个甘愿寂寞的人,他以平常心写平常字,从不张扬卖弄,也不急求鸣耀,更无哗众取宠之心,在名利面前则更显其冷静从容,取一种宠辱不惊,去留随意的态度。而对于人生,他却从不马虎,因为人生苦短,更应珍惜。他寻觅大智若愚,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之理想境界,他追求“诗意栖居”的美丽过程,他向往神圣与崇高的抵达。他在谈艺时有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可看着是他艺术的自白,心灵的言说。录于此,以与识者共鉴之。他说:“如果说书法是一座圣山,那我就是虔诚的朝圣者。仰望高山,我心所有是无限的崇拜和真诚的向往,我力所能是一步一叩头地不断向前去接近神圣。今生的全部,大概就是这苍凉而悲壮的旅途。”
有人说,“上帝死了”。上帝是死了,但梁新云心中的大树却不倒。他拒绝逃避崇高,他用他的书法实践着他对人生价值的全部理解。他决意坚执着那心灵的不灭与永恒,他要在物事繁乱中给自我留下一块自由耕种的田野,因为那里有清新的空气,温暖的阳光,当然更有鲜活的生命生长着。
我为这个地球上还有他这样一个存在而兴奋,并致以崇高的无产阶级的革命敬礼!
  
  
  
  
  
2001年8月20日于西安
本文摘自<<因为书法>>
陕西省美术界博物馆收藏部主任、研究员、书法家、书法理论家
  
  
  
  
真人.真性情.真笔墨
  
——读梁新云先生的书法
  
刘   星
  

  

前不久,陕西一批有理想的青年书法家以“智性”为关键词,提出他们的书法艺术主题,充分表现了他们身处当代消费文化热闹埸面中的沉静和深思,提出“智性”又意味着他们对传统的积极回归。梁新云,便是这次“智性书写”展中的一员,一个非常特别而执着的一员。他从大山里走来,因此,他带着大山的沉静和包容;他从大山里走来,又带着大山的仁智和气宇。这是我对梁新云及其书法的一个总的感觉。
我同梁新云认识是六、七年前在宁强县城东南隅的一条古老的街道上,当时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位装着极普通但感觉又极特别的中年
男子与我们相向走来,朋友介绍,他就是梁新云,一位对书法有着执着的追求,且在当地有相当影响的书法家。可能是行道的缘分吧,我们很快便成为无话不说的,无酒不醉的朋友。常言道,酒后吐真言,酒后显真象,醉后的梁新云能够让人发现他的确是个真人,一个有着真襟怀、真性情、真情至性的人。说起书法来更是头头是道,忘乎所以。最让我感动的就是他给我们讲他那如何发展当地书法的计划。想法不仅宏大,而且具有很强的开放意识。后来,他果然以“汉江源头”文化寻根为主题,多次组织邀请本地、本省,乃至全国著名书画家到宁强授经传道。十年努力,在一个贫穷的边远山区小县,竟有五人的书法作品十五次入选、入展由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展、中青展和其它单项展览,在《二十世纪陕西书法简史》一书中以“宁强书法群体”为题进行了介绍。
新云先生是个明白人且极其用功。故在技法锤炼上,他为自己设计了一个细致的、坚实而又严格的训练课程。他同大多数学习书法的人一样,最先起手的是楷书,以欧阳询《九成宫》、颜真卿《多宝塔》和智永《千字文》为日课,打下了坚实的点划形质功夫。九四年在宁强初识时,在他的办公室里除了一个大大的书案子堆满的是历代法帖和书法方面的图书资料外,四周的墙壁上挂满的是他的临作。依印象,他当时的楷书写得标准而丰腴,点划郁勃间吐露着灵气。一般来讲,能把楷书写得神采飞扬那可不容易,而新云的楷书就是极具神采。这种功夫为他后来书法的变化和进阶打定了基础。新云是属于那种才情饱满的人,古谓才高则奇,情溢则动。故新云在楷书的苦修之后,不满足于楷书的形极方整、体势稳重而是又移情于行草书了。起初,他下功夫临摹《阁帖》,尤在二王上下苦功夫,他临习历代法帖的经验是:临帖重在“悟对”,重在“体查”,点划形质的把握只有在洞查其深邃的文化精神内涵之后才是真实的,否则,形与质离,对点划形象的理解终会是浮浅的。故一开始入手,就表现出这不平常的气息,。我们除了在他的临帖习作中看到他对点划形质的精到把握之外,更多的、也是更有价值的,是我们还从临帖中看到了他自己的个性才情的注入。书法的学习等到传统语汇的掌握与书写者个人个性才情的表现高度统一起来时,就意味着对古典的超越与个人风格的开始。进一步的个人风格的锤炼又需要更加丰富的语汇资源的参照与辅佐。故而,在经过二王法帖的研究之后,他的兴趣又转向了苏东坡、米芾、董其昌、黄道周、傅山与王铎。米芾的行草属于才气十足的一类,它在表现形式上最具摄人心魄的价值,就在于体势的劲险和点划的极变化与极精到。同时,米芾的才情和所谓“集古字”的学习方法又为新云欣赏,故新云在米芾的书法中汲取的营养是不可忽视的。比如说,他后来更倾心于王铎,不能说不与他开始对米芾的深挖无关。因为王铎的书法不管怎么变化,他立于米字的坯胎,还是一目了然的。由米芾到王铎既是合乎逻辑的发展又是合乎情理的发展,二位不同时代的书法大家,又都是师古而后化的高手。米芾生长于江南,江南人的气质总不如王铎作为北方人在作品中流露出来的气质更能暗合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梁新云的性格。有一种说不出由通灵而来的快感。这一点,我们从新云目前的作品中是能够看得出来的。
梁新云在广取历代行草书大家经验的同时,也注意到从篆隶中吸取营养,他曾研究临摹过《三公山碑》、《袁安碑》、袁敞碑》、《嵩山少室石阙铭》、《开母庙石阙铭》、《石门颂》、《西狭颂》等。八十年代初,陕西书法展上就有他一幅隶书作品参展,我们从他临习的篆隶范本不难看出,他对那种具备高古、纯朴、圆厚的线条质感一路的比较感兴趣,无疑这种兴趣会浸透在他的所有书法创作中。
和新云打交道,我们会感到一种豪气、一种爽气、一种无视羁绊的狂气。想到这,我们自然会想到他为什么不满足于篆隶行楷一类相对平整、工稳、文质彬彬的书法,而是进一步钟情于狂草,把自己游艺于张旭、黄道周、王铎、傅山等书法狂徒之间。从近几年他入选全国书展的作品看,几乎全都是狂草。凡是从事书法研究的人都知道,写狂草最难,因为狂草是非理性与理性高度统一的一种书体,写好它,必须解决好“忘形”与“得形”的矛盾,解决好“狂放”与“精到”之间的矛盾等等;同时要注意到“狂”非“张狂”、“狂”而文静等等,这实在太难了。但梁新云好像把自己已经定位在这个太“难”的境界里了。从目前看,新云的狂草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和历代大家相比较,距离还很大很大。但我想新云是不会抱怨我把他和大家相比吧,我之所以这么比,是因为我对新云兄寄予着更大的希望。
  
  
2001年9月13日
本文作者系南京艺术学院博士、陕西师大教授
  
  
  
  
本固木荣
  
杨培钧
  
  
  
  
  
  
  
  
  
认识新云多年,知其善书,但因十年异地,各谋其业,交流甚少,对其书法状况,也不甚了了。最近看到他寄来的近作照片数张,使我惊异与他的进步。新云的行书,碑帖兼容,给人清新秀逸,自然潇散的印象,深得晋书取韵的意蕴。《春眠》团扇潇洒古淡,明显流露出二王以来文人流派书法的影响。小字对联《书具》则以魏碑入手,拙朴中见俊爽,不经意处见真率。《风云》斗方拙秀流美,清逸超俗,读来似有魏晋风骨洋溢字里行间。新云的草书,师魏晋为固本,学明清以自用。用笔使转纵横,飞流率意,使我总有一种站立巴山之颠,望溝壑万象,如山泉流经峭岩,千绕百转,自然跌宕,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趣于纸上的感觉。几件条幅《眼前明月》、《野桥春水》、《溪水清涟》、《四方》等动势毕现,变化多姿,如风行雨散。其结构、取法和韵味,几无“颠张醉素”之姿,却有明末清初黄道周、王铎、傅山等书法家之影,恣肆飞扬,遒劲酣畅。
从新云的行草作品,我又一次领悟到“本固木荣”是至理名言。新云对书法的执着追求,从其人生经历中即可看出。他从过政,在繁忙的事务中始终拨冗勤习。当他由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为了更好地追求书法艺术的真谛,后又到南京艺术学院专门进修书法,以提高自己的素养,开阔自己的视野,确定自己追索的目标。不断地充实,使其书法成为有本之木。本愈固,木愈荣,终于达到了今日喜人的成绩。但他很清醒,正如他信中所说:“学书的过程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经历。我对自己设想是六十岁之前,以学习古人为主,六十岁之后,再以自己的创作为主。”
清人梁同书论及姜成英时有一段话:“本朝书以苇间先生为第一,先生书又以小楷为第一。妙在以自己性情合古人神理,初视之若不经意,而愈看愈不厌,亦其胸中书卷浸淫酝酿所致。”以自己性情合古人神理谈得十分精彩,他点破了书法艺术必须达到主客观的契合;而实现这一契合,必须胸中书卷浸淫酝酿才能奏效。新云师法先贤,敏而好学,勤于临习,又喜读书,也通书史,只要坚持不懈,其书法定会日臻完善,更上一层楼。
本固木荣,愿共勉之。
  
2001年8月8日于西安
(本文作者系原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
  
  
  
  
  
汉水源头翰墨香
  
张文博
  
  
  
  
  
  
  
沿着长江最大的一条支流汉水逆流而上,源头便在汉家发祥地的陕西省汉中市。这里物华地宝,人杰地灵,汉高祖刘邦曾在此拜韩信为大将,为建立汉朝打下了坚实基础,留下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千载难逢佳话;三国蜀丞相诸葛亮为避魏兵围困,大智若愚,在此演出了一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空城计,深厚的历史沉淀,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石门颂》、《石门铭》、《大开通》、《杨淮表》等摩崖石刻闻名天下。曾孕育了王世镗、文成郁等一代书法大家。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这里书法活动频繁,新人倍出,引起书坛关注。梁新云、封海洪、杜正满、郭连生等屡次入选全国展、中青展、新人新作展、楹联展、行草展等中国书协主办的重大展览,并多次获奖。在刚过去的第八届国展中汉中有1人获奖、3人参展、2人入围。近几年累计入选、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各类届展、单项展达到目的30余人次。汉中书法群体曾先后邀请全国知名书画家瓦翁、黄惇 、萧平、周俊杰、赵雁君、张锡庚、周祥林等到这里讲学指导,使这个书法群体眼界大开,在创作技法和思想观念上受到很大启发。当然他们并未因投进“屋内”的一缕阳光的温暖和一时的生机而感满足,而是在“请进来”的同时又走出去吸取更多的阳光和养份。各位书法爱好者利用出差和节假日去异地博览、感受、思考,见贤思齐,广泛求教。有的参加中国书协举办的书法研究班培训,有的到南京艺术学院进修。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扎根传统,深挖经典,面对古人,仔细临摹,认真思考,尽力真正把握中国书法的精神。他们懂得根深叶茂的含义,对于他们来说,日课是主,创作为辅,一步一个脚印,而不是朝三暮四。他们甘于寂寞,求真务实,不热衷于赶场子、摆花架子;他们坚信字是一笔一划地写出来的,功夫是一天一天地积累起来的,天上不会掉馅饼。  
学无止境,艺海无涯。大千世界什么都有,我们也不少见一些人在取得了一点成绩时便忘乎所以,骄傲自满,最终原来取得的成绩成了尔后的绊脚石,幸运的是他们每当在全国书法大展中入选、获奖后都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平常心态,并坚实地一步步向前走着。我们坚信并关注着他们不停地走下去。
  
(书法报社编辑、记者)
  
  
  
  
  
  
  
  
  
  
  
静静写来……
  
徐永
  
  
  
  
  
和新云相识是七十年代的事了。那时,我们同在宁强工作,但由于年岁悬殊,起初并不相识。记得一次去乡政府,发现壁上有幅“毛体”书法,下署“梁新云书”,当即对他有些敬畏了。因为那些年我也热衷于书法,也写了一段“毛体”,且有点小名气。他呢?一个下乡插队的小知青,就写得那么生动传神,便心想:这年青人必成大器!
后来,我们便接触多了。我发现他是一个外憨内慧的人,谦诚中透着机敏,虽年少而显老成,混官场和搞艺术都绝对是一块好坯子。果然,没有多久,他的一手好字便在山城有了名气,且先后担任了县计委和文教局的领导。
未至而立,仕途上便展现出灿烂前景,按说他是应该春风得意扬鞭催马了,但恰在这时他陷入痛苦的抉择之中。仕途是年青人普遍所向往的,更何况县上已对他很为器重;但他实在割舍不下令他神不守舍的书法艺术。几经深思熟虑,他毅然把自己的人生座标定在了“书法”上。从此,他把“书法”作为了自己的“专业”
应该说,新云在书法上的追求,在七、八十年代还是较为盲目的,凭着自己的那份执爱,见张学张,遇李仿李。仿“毛”不必说了,写伊秉绶几可乱真。“克隆”之路虽说不上对头,但却表现出他驾驭毛笔的超常能力和学啥象啥的非凡秉赋。我常对人说:新云是一架照相机,摄取性很强。八十年代中期,新云有机会去中国人民大学深造,在那里,他广泛接触展事,结交书界,大大开阔了视野,认识到了“取法乎上,得 乎其中”的道理,便一头钻到古人的经典中去。他很善学,一旦发现偏差便迅即“纠偏”;他鄙薄急功近利、哗众取宠那一套,把草书作为近年来的主攻目标,心无旁鹜,广采博纳,无怠无荒,日夜兼程。他写米芾、黄道周、王铎、傅山…..一直目不旁顾地追到“二王”源头。为了练笔,半夜不眠甚至彻夜不眠在他是极平常的,;去他的室中,你常常会看到案头或地面堆积如山的日课废弃。
古人云:“用笔千古不易。”新云的用笔不做作,无雕饰,不拘伲,或提或按,或中或侧,或枯或润,自自然然,随意挥洒,笔锋完全在一种不经意的心态中运动。观他走笔,有一种心律上的和谐,精神上的轻松;观他作品,态势飞动,节奏感鲜明,干湿对比强烈,线条中艺术语汇丰富,确实是一种享受。记得多年前的一次笔会上,一位外地书法家看了新云挥毫后对我说:“梁先生用笔很好,发展下去不可限量。”也就在那前后吧,同新云共案中,我有感而发给他题赠:“毛锥一管任挥洒,盛年已见好才华;三日不见当刮目,愧我头上多白发。”
  
  
  
  
  
书法历史中,有时尊帖抑碑,有时非帖扬碑,完全是一种偏激。其实只要功夫到,两则都能成就人。如果碑帖兼收,我以为更能成就人。这一点,不少前人已得到印证,新云的成就也足以证明。新云起步时写碑,后来衷情于帖,走的是忠于传统偏重写帖之路。他的草书,险而不诡,逸而不狂,灵畅飞扬中透出蕴藉平和韵味,一派古人气象。有人说,“搞书法没有技术不行,光有技术怕也不行。”我以为新云于此是清醒者。可以说,九六年前他着重解决了“技术”问题,九七年后,他除了去南京艺术学院深研书法外,多是在古人中去感悟,去磨炼,寻求自己线条运动的升华,解决了书法行当中至关重要的“非技术”问题。纵观他近年的书写,提按顿措随形而发,枯润浓淡因境而设,擒纵裕如,自由洒脱,无滞无碍,一任自然。近年来,他以自己的草书,先后六次入选入展全国展、中青展、楹联展和中国书协会员优秀作品展。这一方面是“天道酬勤”使然,一方面也足以证明他的书艺已进入了一个较高的境界。他的成功告诉我们:成功只属于那些选中了目标,便百折不回、脚踏实地下苦功的人。
新云是一位虔诚的书法追求者,同时又是一位热情的书法传导和组织者。他在宁强工作时,由于他对书法执着的追求和喜人的进步,影响和团结了一批青年人,也迷上了书法。他和他们,先是以“沙龙”形式朝夕研磨,继而成立“汉源书画院”,首任院长,开展经常性的活动,并把触角和视角向山外世界扩展;他极力倡导呼吁,争取县上领导和主管部门的重视,从北京、南京、西安等地请来全国知名的书法家,在宁强山城先后成功的举办了以书法为主体的三届汉源笔会,极大地推动了宁强书法的发展,被汉中书法界传为佳话。1994年冬,市书协为了加强领导力量,请求组织将他调入汉中,他更是如鱼得水,除了加强自身磨砺外,把大量精力投入到组织活动中去。近年,从宁强走出的他,已是汉上书坛一颗耀眼的新星。他和他宁强那帮哥们已有5人15次参加中国书协举办的各项展事。如此集中的在一个山区小县出现这么一群卓尔不群的青年书家,令多少人百思不得其解,令多少人向往之,陕西书界称之为“宁强现象”,而他,被称之为“宁强现象”的缔造者。
  
  
  
  
  
  
老师、朋友—梁新云
  
张文博
  
  
  
  
  
  
汉中四年除了课堂上的老师以外,我更多的时候是在感受社会,与社会接触中学习,所以注定我是一个在严谨与放松中来完善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好在我喜欢艺术,敬畏书法!
认识梁新云先生是通过他的作品,一件带有王铎味道的草书,时间大概是第一届智性书写展上。
我们的交往源于书法。
在大学开学不久,我和梁先生就认识了,这是我们交往的开始。以后我几乎每个礼拜都要和梁先生见两次面,起初我显得很拘束,有什么问题都是梁先生提出来,我只是点头,到后来,去的次数多了,渐渐地和先生熟了起来,我们谈书论艺,谈古代大家,谈当代名家,他从来没有把我当成是一个学生,更多的时候他把我当成朋友.
先生谈书,每有新论,不轻易否定某家,使我佩服。我常劝先生将自己的思考记录下来,先生都说思考的很不成熟,没有时间。我知道先生想说的话都在他的笔下了。
准确地说,我在上大学以前对书法的理解是错误的,这一点体现在对经典法帖笔法理解的模糊,一致于在很长时间内处于盲目状态,而且沾沾自喜,且有时容易在头脑中产生“以书论人,天下惟有写字高”的可怕念头。后来多次观看梁先生写字,我渐渐明白了古人的“书法有法”的道理,书法的技术难度是通过“法”体现出来的,而且在临习过程中对古人笔法的研习和锤炼,则是学习书法的重点。笔法既是书法难度的一个保证,同时是这门艺术只所以为艺术的前提。
在大学以前我从来不相信有一个人是为书法生的,这一点在梁老师身上被彻底地否定了,对于书法和书法的事情梁先生有很多的话要说,很多的事情要做,为了书法梁先生放弃了很多在别人看来必不可少的休闲、娱乐。然而书法给了他超过任何发自内心深处的归宿感,这时有记载他思维的点与线,有诉说真善美的草书。这些都在他的笔下得到了最好的表达,不需要任何的文字语言。四年一瞬,人生有多少个四年,梁先生却在书法的路上,走了不知多少个四年。大学四年,我从梁先生身上学到了很多关于书法、关于做人的道理。
梁先生喜欢游泳,而且是个水性很好的高手,每天下午都要去汉江的水里呆上半小时,一年四季从不间断,这简单的游泳也被梁先生当成艺术把玩了。这一点不仅仅局限在游泳本身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梁先生对书法的谋上——意志的锤炼。梁先生常说:“书法是慢功夫,好好活,好好写。”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汉中四年,而我没有和先生学会游泳真是遗憾!
在当代,真正写草书的不多,一来难;二来不实用;三来技法要求高度熟练。先生在六、七、八届全国展中都以草书入选,2004年先生以草书在第八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中获奖,既是对他书法的肯定,又是先生数年如一日的总结。先生喜欢草书,天性使然,性格所致,这一点正如他的为人,嬉笑怒骂,一任自然,皆形于色。
汉中四年,一直想为先生写点文字,然而总不知道从那时下笔,先生给我的帮助,支持和人格的启示,都使我受益非浅,任何文字都不能将这种感受准确地表述出来,使我常常愧疚!
如今我即将走上社会,开始新的人生起点,先生以书赠我,多加勉励,更使感激不已。
汉中四年,感谢梁先生!
  
  
文博 2005年6月5日于书法报社
  
  
  
  
  
  
  
关于书法的一封信
  
汤保存
  
  
  
  
  
  
  
  
  
新云先生大鉴:
细读《智性书写》双年展作品集,感谓良多。
诠释虽头头是道,这面大旗能打多久,一要看口号尽不尽人意,还要看将士们底气如何,一声呐喊啸破了陕西书坛的沉闷,甚为一赞,更可喜者,三秦大地终于有了年轻辈的踏踏足音,有了如先生般的稳健书豪,足以为西北龙头冠冕矣!
平心而论,扎根实实要紧,“巧取豪夺”不屑于昂昂口头,从十五人的上纸面貌看,取法不高,崇尚媚软,或故作乖谬,一味追风的苗头令人不安,我不知诸家夙好,又未观全貌,恕我唐突。如果确然,原因大约两点:“现代书法”一提,惹得许多青年人莫名东西,中国艺术似乎一夜之间大可领先世界的况味,将现代二字注脚成了疯狂;“有意味的形式”一经泊来,加上鼓吹,更把年轻书家导向浅薄。显然,书法这个带有时间性的特征的艺术不该拿时间词汇命名,即使可以也是后辈人的权利。而且有形式美的中国书法,又远远不止于形式,泊来理论的借用,只表明当今书法理论的苍白与无奈。这正是青年书家的一个不幸。
明眼人晓得,数千年的书法遣产中富足宝藏,富足营养,更富足超前的极大潜能,遂诚以待之,深以求之,藉以参悟灵境,体味法奥,捕以情趣,发明亮点。从而摸清自家面目,扎足于自在之位,当代大师的出现既非神话,先生般的人物,叱咤风云又何谓难哉,指日事也。
先生二十年来,不惜年富之力,浸沉于历代名家之林,汲汲上取,步步为营,赤子之心昭然。愚观近作“高楼……”一章,既得王铎之长,又补王铎之短,弃生辣而入滋润,深得三味者也。以生命意义视之,高瞻矣!远瞩矣!现代之实力矣!将来之大望矣!谨以拙名铭感:
观新云近作,
初观似见潇湘雨,
细味如接柳岸风。
漫洒飞花疑雪舞,
大开流韵卧龙腾。
明清未是称怀抱,
汉魏何能定面容。
一望千年生性养,
新云可待唱豪雄。
吾身心俱老,唯有向青年辈致敬之忱,上述愚见,实不足为先生道也焕裆型,小小心得而外,一贫如刮?/STRONG>
奈何
哂正为幸
                                                 汉上村夫
                                                 闫四月十二日         礼
汉中巿书协名誉主席、原勉县书协主席
  
  
  
  
  
  
心灵自由的挥洒
  
王为国
  
  
  
  
  
  
书法艺术对于书写和使用汉字的人有一种特殊的魅力,甚至是一种魔力。在与新云兄的交往中,他对书法艺术钟爱的情绪、执着的精神,极大地感染着我,影响着我,给我的感觉是他被书法艺术的魅力感染着,他又不知不觉地“传染”给了别人。
新云的书法给我最深的印象是:自由地挥洒,是心灵自由的再现,是他对书法艺术在“诗意”层面上的挥洒。他的书法以行草见长,在明清之风中融入魏晋法度,作品在技法上极娴熟却无俗气,这里我想引用平凹先生的一句话:“十五人(陕西首届智性书写的十五人)中起码有十二人我是陌生的,但我不得不惊羡着他们的才华,他们的艺术感觉如此之好,你会相信他们不是拿着毛笔而是笔就长在他们身上,是身体的一部分”。当你在欣赏新云的连绵大草时,你也会相信毛笔就是他身体的一部分,使“书”与“法”的界线已经模糊不清了。自由作为一种精神,对于艺术家是至关重要的,但在当代的大背景赋予给艺术创作自由的大环境下,艺术家又会茫然了。艺术的自由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审美感受是体现人性的情感表达;是一种自由的情感,它是人性本质的体现,但这种体现不是任何想成为艺术家的人都能达到的。新云在书法艺术上所能达到的自由率性的艺术与人性的境界,他是具备条件的:其一,对中国书法传统的深谋远虑。如在时下书法家“泛滥”之际大都是对书法认识的浮浅,而导致很多“书法大家”的作品显得浮华和俗媚。新云对传统书法的深谋已久,他对古典书法的解读能力及对在书法创作上的文化准备的蓄谋,是他自由挥洒书法语言的最为重要的基础和前提。其二,对于名利的淡泊。“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为之难乎,新云对于名利的淡泊,让人感到他人格的魅力。新云的书法作品先后六次入选中国书协举办的大展。入选一次国家级(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书法展,将是对一位书法家书法创作水平的肯定和定位,可算得上是位书法家了。新云已成家,而不见“家”的作派。还有,新云也曾有“官运”,而立之年他便在县政府的一个重要部门担任了领导,但他最终还是放弃了升官,到艺术单位去开掘书法天地。我曾戏言:“新云兄如果继续从政,定会多余个县长,但我们绝对要少一位书法家。”其三,先天必有的艺术天赋。艺术家之所以能成为艺术家,有一个必备的条件是“天赋”,即天才,也就是必须具备原创性的思维素质,“先天必有,后天必补”。任何一个搞书法的,如果对中国书法缺少整体化的思考,且没有原创性的思想,那只能是离书写越来越近而最终只能是远离书法和艺术。在这一点上,新云的思考是独特的,新云对书写形成的思考是全面的、整体性的、文化性的、也是智性的。他不再孤立的或偏执的思考书法形式,而是将笔法、墨法、结体、章法、印章......能表现书法意识的手段,整体的统一在他的创作思考之中,使作品既有古典书法的神和韵,又具有强烈的现代感,既不复制古典,又具有浓烈的个性张扬。
从新云的书法作品当中,我们看到了王铎的影子,王铎是个在历史上有争议的人,从而使很多喜爱王铎书法的人常常会感到一丝尴尬,然而新云有他自己对王铎的独到见解。从他的创作中,能看到王铎气吞长虹、前无古人的巨幅狂草的气势的境界。新云追寻王铎是顺着王铎向更无穷的传统回归的,他从王铎入手再“深”向传统,“深”向心灵。从近期寄我几幅作品看,丫“脱离”王铎的影子。显然在结字、用笔和章法上给人耳目以新,在我第一眼看到时,第一感觉是新云的思考更加细微,表达方式更加率真自由,特别是在“智性书法”双展后,他的那个智慧的脑袋又在不停地思考了,挥洒的更加自如和自由。我读他的一幅手札时,写的是宋代诗词大家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画,月上柳稍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如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此幅作品已是“不见去年人”了,而是不是今年五月的新云了,业姑挥小袄崾荷佬洹保嵌运啻蟛莘绺竦淖髌酚幸恢只尘筛邪樟?/STRONG>
新云生在汉中,长在汉中,汉中素有“小天府之国”之称,名胜古迹甚多,给予新云极大的文化“营养”。新云性格非常豪爽和谦和,常走出汉中广交国内书法名家,不耻下问。也把名家请进汉中,指导后学交流学术、艺术。他在宁强时积极发现书学后人,谆谆教导,形成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宁强现象”。新云喜游泳,一则煅炼身体,二则磨炼意志。我想,新云长期浸泡在汉江水中,那水中定会有《石门颂》、《石门铭》、《褒斜道》等刻石的沙粒,历史的长河冲刷下来的书法营养,使得新云得以吸收、消化,而丰富着自己的书法语言,更自由地挥洒着自己的心灵。
  
  
本文摘自<<梦庐品书>>
(著名书法理论家、商洛地区书法家协会主席)
  
  
  
  
  
  
  
新云书扇
  
--兼谈梁新云书法
  
牟君诚
  
  

  

  
据2005年9月的《书法导报》报道,《全国第二届扇面书法展览》于8月26日评审结束,我市书法家梁新云先生的作品入展。这是他继2004年在《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览》获奖后,又一次入选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重大展览,为我市书法界赢得了荣誉。
《全国第二届扇面书法展览》自2005年4月征稿,6月底截稿,共收到投稿13000余件,经大展评委会初评、复评和终评,评出入展作品575件,陕西18人入展,我市仅梁新云先生一人入展。

扇子(面)起源于中国,据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最早出现在殷代,用五光十色的野鸡毛制成,称之为“障扇”故“扇”字里有个“羽”字。当时,扇子不是用来扇风取凉,而是作为帝王外出巡视时遮阳挡风避沙之用。西汉以后,扇子开始用来取凉。三国时诸葛亮轻摇鹅毛扇,妙计横生,运筹帷幄。羽扇出风缓软,不如腠理。东汉时,大部改羽扇为丝、绢、绫罗之类织品,以便点缀绣画。一轮明月形扇子称之为“纨扇”或“团扇”,也叫“合欢扇”。当时扇子有长圆、葵花、梅花、六角、扁圆之形;亦有木、竹、骨等材之柄;还有扇坠,流苏,玉器之饰。扇面上常绣以山水花卉,款式争奇斗艳。在扇子上题诗作画第一次出现于三国。据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载有曹孟德的主薄杨修与魏太祖“画扇误点成蝇”的故事。《晋书王羲之传》有一则王羲之为老妇题扇的佳话。当时有位老母,持六角竹扇,求书于王羲之,羲之为书五字,她售出时便由十二文涨至百文。今浙江绍兴蕺山南边有“题扇桥”,相传便是王羲之题扇处。                                                                                                                                                            

北宋时,出现了携带极为方便的折扇。到了南宋,画扇、卖扇 、藏扇之风盛行,并出现了扇铺和扇商。明清文人墨客题扇画扇成为一种时尚。近现代的恽寿平、郑板桥、金农、石涛、任伯年以扇面入字入画,使人赏心悦目,给人以美的享受。
今天扇面作为书画创作的一种形式,迥异于其他形制,它的主要美感在于精致小巧,一类兼作扇用,尺寸与实物一致。这类扇面可以装裱成条幅、屏条、镜片或中堂悬挂,也可集合多件作品而成为册页收藏。另一类是专为陈设观赏或展览会用的,其尺寸有的超过实物数倍乃至数十倍,内容相当于一件大幅作品。
扇面书法创作一般有三种形式:折扇(弧扇),团扇、不规则形扇面。
梁新云先生的扇面书法主要以团扇和弧扇为主,书体多为小行书。他的扇面书法,用笔不做作,无雕饰,不拘泥形式,或提或按,或中或侧,枯润结合,自然挥洒,笔锋完全在一种不经意的心态中运动。他的扇面书法章法多变,因形生势,随势成章。态势运动,节奏明快,墨色干湿浓淡对比强烈,线条极为丰富,欣赏起来使人赏心悦目。
梁新云先生,1954年生于宁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后入南京艺术学院进修书法专业,其书作先后入选“全国第六、七届、八届书法篆刻展” ,并获“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奖;“全国第六、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二届楹联书法展”、“首届中国书协优秀会员作品展”、“全国第二届扇面书法展”等重要展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他从唐楷颜体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博学强记,废纸三千,上溯秦汉,下操明清,进行了长期扎实的各种书体训练。他学苏轼、米芾、黄道周、王铎、傅山、秦篆汉隶,再到“二王”源头,为了体会古人笔法,常常深夜不眠。他的草书得“二王”法乳,采王铎之形质与气象,再参以米芾、傅山、徐渭、黄道周的神采韵致,以成就其草书的飞腾跃掷的风貌。观其书深感笔墨技巧与感情意蕴的统一,书法需要笔墨技巧和艺术功力,它是一个笔墨运动的过程,不仅是积“象”积“物”表现形象,也是积“情”积“意”表现情感和思想。梁新云先生十分重视点画的完美和驾驭笔墨的功底。在他看来,这决不仅是外在的形式,而是体现着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观。他一点一画地反复揣摩,呕心沥血,长期实现“达其性能、表其意乐”的艺术效果。他主张写字即是写人,心不厌精,手不忘熟,必须将全部生命力都投入进去。正如他所说“如果说书法是一座圣山,那我就是虔诚的朝圣者。仰望高山,我心所有,是无限的崇拜和真诚的向往,我力所能,是一步一磕头地不断向前去接近神圣。今生的全部,大概就是这悲壮而苍凉的旅途”。他创作每幅作品,都全神贯注,尽其心智,把内心深处对大自然、对人生的审美感受,点点滴滴尽情尽意地倾注于毫端纸上。那些灵动的线条,都是他和自然与人生的对话,散发着自身的生命芳香。因此,他笔墨的精纯与丰富,就不仅仅在形式上,而是内心世界与自然世界的统一,是感情的宣泄,是生命的律动,是真纯的惨淡经营的大意匠、大手笔。他所营造的那种深遂的意境美,时时流淌着中国书法的传统美感。观赏他的书法,“常大气磅礴,险劲沉着,取欹侧倾斜之势但从不扭捏作态,用笔左突右出,宛转盘旋,纵敛互用,运转自如,既摇曳生姿,又法度庄严,一笔不苟,线条迭宕富于张力,笔势洞达又不失规矩。因而,给人的审美感觉是酣畅淋漓,气息高古的大气象,大手笔”(吴振峰语)。
近两年,随着生活的历练,他深感书法与诗歌、文学一样,都是作者的人格体现。为寻求大智若愚、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境界,他又在魏晋书风中讨营养,借鉴近代谢无量的书风,追求“诗意栖居”美丽过程,以期达到他向往的神圣与崇高。现在先生的书法,已不仅仅是王铎气吞长虹、前无古人的巨幅狂草的气势和境界,而是在结字、用笔和章法上的耳目一新,表现的更加细微,表达方式更加率真自由。现在先生的书法应该是沉郁后的超悟,雄奇的超悟,是轩昂与超悟和谐统一,是先生的襟怀与气度在他的书法艺术上深刻的反映。新云知扇、书扇。他的思考已是全面的、整体的、文化的了。他已不再孤立的思考书法的形式,而是将笔法、墨法、结体、章法……整体统一在他的创作思考之中,使作品既有古典书法的神和韵,又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既不复制古典,又具有浓烈的个性张扬.  
  
[作者系中书协会员、汉中著名书法家]            
  
  
  
  
  
  
  
  
学书做人两师表
  
杜正满
  
  
  
  
  
  
八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朋友家看见梁新云先生写的一本册页,我喜欢极了。得到朋友的同意,便复印了那本册页,视其为宝物,爱不释手,朝临暮仿。后来先生得知我如此喜欢书法,便约了一个时间与我见面。我带了一些自己的习作请他指点,他看后认真地说:“你的字有灵气,但不要学我,要学古人,学经典法帖……”。接着又对我讲了许多鼓励的话。在我的恳请下,他当埸挥毫,为我写了一幅前人撰联,联曰:“与古人争一席位,愿来者上我双肩”。从此,我们的交往渐渐地多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先生已是汉中知名书法家了,但他至今也没有在任何人前称自己是“家”。他常说,他是一个业余书法爱好者。做好本职工作是首要的,写字只是工作之余,茶余饭后消遣而已。事实也正如此,别人打牌下棋,他揣摩古人墨迹;别人歌舞娱乐,他临习经典法帖;别人为钓一条大鱼而高兴,他因顿悟某一笔墨情趣而快乐。先生对名利向来淡泊视之,他认为名利这东西是争不来的,只有老老实实做学问才是最实惠的,也是最明智的,至于结果怎样,让别人评价,让历史评价。不是吗?王羲之的书圣地位非自己争来的,千古绝唱的 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是后人和历史的定位。张旭怎么会知道今天人们还把他奉为“草圣”。这些历史见证都值得我们今天汲取。先生在给我写的一副对联的跋语里题到:“书法乃闲情逸趣,何为争斗,与古人争实为大笑话也,不与今人争才是本意,否则,不如早弃笔好了。”由此可见先生心志之一斑。先生虽然现为中国书协会员、汉中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陕西省青年书协名誉理事,但从没见他印几张带头衔的名片送给别人推介自己,从这一点上看,先生好像是有点“愚”,但我觉得先生的愚充满了大智。
先生对传统有着深刻的领悟。他认为要继承传统,必须要对整个书法历史长河有一个清淅的了解和认识。凡是古人留下来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被历代书家认可的优秀作品都值得继承和涉猎,当然,各人的精力和条件不同,可从中选择自己喜爱的、适合自己性情的经典作品作为主攻目标进行研究和汲取;先生一贯仔细读帖,认真临摹。他认为读不懂,就临不象,临不象就写不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他从唐楷颜体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博学强记,上溯秦汉,下探明清,严格进行了长期的真行草篆隶系统训练。近些年其作品偏重于草书,在这一体系中,他从晋入手,直追“二王”,然后触类旁通,历代草书大家如张旭、祝允明、黄道周、傅山、王铎他都涉猎,从结字、用笔、章法等心摹手追,体味古人之意韵。但他学古不泥古,先象、后熟、再融会贯通,其作品自然流畅,让人觉得心旷神怡。尤其是他的线条张力和质感很强,笔法精到而灵动,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这当然不仅仅是技法训练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观念、学问等综合修养的体现。他虽然依托对古人的研习提高自己的技能,但他明白古人并无意于风格面目的建构和其书自有面目的道理,观先生临作,以假乱真,真正的创作,都是在此时此景状态下的自然而然流露。
自先生参加全国第六届中青展初试牛刀,便一发不可收,连续入选第七届全国展、第六、八届全国中青展,第二届全国楹联展,中国书协首届会员优秀作品展。这一切在先生的头脑里从没有发过热,反而更坚定了他长期深入传统,不断进取的信念。一九九七年他又投身到南京艺术学院进修书法。此后,他对自己学书的思想进行了全方位梳理,观念得到极大更新。他认为只有不断深入和挖掘传统,创作的根基才会深,根深则叶茂。我每去先生处,看见堆积如山的临习稿纸和他在书山跋涉的身影,便深感惭愧。
先生不仅自己在书法这块土壤里默默耕耘,努力探索,成绩斐然,还把如何振兴故乡宁强文化艺术事业作为已任。在他的积极建议和运筹下,宁强成功地举办了三届汉源笔会,成立了汉源书画院,先后多次邀请全国著名书画家瓦翁、萧平、蒋永羲、陈复澄、张锡庚、赵雁君、周祥林等举办学术讲座,现场挥毫泼墨,使宁强书画爱好者大开眼界。第三届汉源笔会时,他已调往汉中,但他仍以主人翁的姿态,为笔会请名家、布展室、设置会埸而绸缪劳顿。虽然他已离开宁强多年,但乡音未改,至今仍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时刻关注和支持着家乡的书画艺术事业,引导着宁强书法群体越过秦岭、走向全国。
今年元月,我与先生同往西安参加陕西省文联、书协等四家联合召开的入选全国第八届中青展作者表彰会,在来去的列车上,我们聊了许多他那对书道、人道的肺腑之言我久久不能忘怀。我由衷地感到:此生能遇先生真乃我之大幸,有此良师,我心足矣!
                          
                                       辛巳中秋于闲池阁
                     作者系宁强县委宣传部干部、著名书法家
  
  
  
  
  
  
  
  
  
“纵笔艺海,云起人生”
  
--访书法家梁新云先生

  余首涛

  

        2008年12月20日,天气有丝丝清寒,我预约来到了书法家梁新云家里,在两杯淡茶之中,零距离与书家对面,聊起了书法、书论、书坛以及艺术人生。参观了梁老师的书斋(借风山馆),近4个小时的交谈中,有谈笑风生,神采飞扬,有深邃深思,沉默叹息,得到的感悟和感动是深刻的,也是厚重的。

余:梁老师,你作为上世纪九十年代陕西“宁强书法现象”的代表书家,能否谈谈你眼中的“宁强书法现象”?

梁:感谢你对宁强书家的关注。虽然我已经离开宁强十几个年头了,但我对宁强这个书法群体一直保持着特殊的感情。当初只是几个热爱书法的年轻人聚到一起,经常探讨如何才能把字写好而已。宁强是一个山区小县,偏居陕南一隅,这里是汉江之源,青山绿水,自然风光秀丽,民风朴实醇厚,经济不发达,交通不方便,人的杂念相对也就少一些。我们从1991年起至今,连续举办了五届“汉源笔会”,每次笔会都有侧重点地分别邀请全国书坛有影响的老、中、青年书法家来办展览、搞讲座,对当地书法爱好者进行示范和辅导。比如:瓦翁、陈复澄、张锡庚、赵雁君、周祥林、薛养贤、吴振锋、遆高亮、史星文,还有本市有影响的书法家等等,都到过宁强。我们立足小县城,少去了浮华和应酬逢迎,在这一个相对静的慢环境中,不跟风,不浮躁,没有过多的功利性,能用一颗平和的心来对待学习书法。我们注重踏踏实实,甘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剑的下苦功夫。一方面脚踏实地努力临习传统经典;一方面时时在关注当代书坛的动向,虽然县城相对比较偏远,但是大家对书坛的关注、对书法的热度是积极的,主动的。再就是团结心齐形成合抱之势。人在那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大家感情很好,对艺术的探讨和交流是非常和善的,少了些事事非非,多了一些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一个山区小县,有7人30多次在中国书协举办的展览中获奖和入选,我感到二十年的努力没有白费,更重要的是带动和辐射了当地更多的人去热爱书画艺术。

      宁强书法现象,其实与宁强书法群体没有太大的关系。宁强书法现象,主要是1998年,倪文东先生在编撰《二十世纪陕西书法简史》时根据《陕西日报》刊登的一篇叫“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新闻报道,将 “金堆城书法群体”和“宁强县书法群体”作为特殊现象单独列出来,进行了专题介绍。从某种程度看,对宁强书法现象在陕西书坛给了一个很客观的坐标定位,向书法界递出了一张独特的“宁强书法名片”,从此,“宁强书法现象”才见诸于报端,得到了书法界的广泛关注,声名远扬。我作为宁强书法群体中的一员,感到很幸运,虽然我和封海洪现在已经不在宁强,但宁强的杜正满、牟君诚、陈华春、田洪宝、袁小山、刘军等青年书家,还在延续和操守着这份艺术热情,壮大和强劲着这股清新的艺术之风。一个小县城,现在有中国书协会员五个,入选国展30多次,是非常不容易的。我真诚期望宁强的书法人,能够依然把这一书法现象发扬光大下去。近几年,我和宁强的朋友经常谈到,宁强书法能取得现在的成绩,应该由衷地感谢县上各级领导多年来对书法事业的支持。虽然,县上领导没有在书法组织里担任或挂名领导职务,但他们实实在在地支持书法事业的发展。一方面,在经费上大力支持。每届笔会都要拨专门经费,县上的主要领导还要亲自到会给予支持。另一方面,在可能的条件下,把有发展前途的书画爱好者,相对集中到条件好的县城业务单位,给他们创造学习的环境和机会,进行重点培养。可以说,因为有各方面二十多年的不断支持,宁强书法才能走到今天。

余:梁老师,我是第一次近距离走近你,能否谈谈你现在的生活现状及艺术创作状态?

梁:说起生活状态,我在宁强生活了四十来年,在汉中生活了十几年,都一样,对我来说,没有太大改变。我心里很静,也很闲适,我的心情很好,天天可以写字或从事着与书法有关的事儿,书法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临帖是我的日课,也许因为我不生活在北京,西安等大城市,少了很多应酬,少了很多虚荣,没有太多的打扰,只有不断地临帖学习才不会被书法队伍淘汰,或者说在艺术上不会同青年人的距离拉得太远。前不久,《书法报》编辑张文博来我这儿,很有感慨地说:“我感觉陕西的书家,前些年我抱有希望的人,经过这些年,大多数人已经落伍了,而象你这样写字的人不多了”。我说:是的,象我这个年龄段的人,还这样写字的人可能真不多了,这是因为自己太笨,怕总跟不上别人。紧追不舍还是被人拉下一段,不学习不行。我到现在还没有弄清楚什么是“书法创作”,也不太喜欢谈“书法创作”这个词。我喜欢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写字,不敢谈书法。书法要求太高,太遥远。自己写得东西到底是什么,那就是别人怎么看的问题了。

余:我看到过你的很多作品,有疏散之气和淡然意境,有当代大家谢无量书法的风神和影子,请你谈谈谢无量对您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梁:谢无量是当代书法的一座高峰,是二十世纪中国十大书家之一(《中国书法》杂志社评选),他的书法艺术的高度,让我终生仰望。近几年,我静下心来,专门临习和研究他的作品。关于谢无量,书法界评价很多,有人认为不好临学,没有可学的,无法学,没有太多规律可遵循;有人认为他的作品,让人从情绪上感到很冷,疏疏散散,飘忽不定,是有法中的无法,无法中的有法;有人认为他的书法,字字面目不同,极富于变化和艺术张力,而且养眼耐看,对人有视角冲力,越看越好,越看越有味。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仁者见人,智者见智”吧!我想:只有尊敬他,学习他,我们才能了解他,靠近他。对谢无量书法的学习,就我目前水平而言,还远远谈不上掌握和理解,等哪一天理解了再回答你吧。

  

  

余:梁老师,我了解到,您的作品多次在全国各类展赛中入选或获奖,请您谈谈您对“国展”的认识?

梁:所谓国展,一般指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大型书法篆刻展览。国展,对于促进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但参加不参加国展是每一位书法人自己的事,没有人要求谁必须参加。大多数书法爱好者,肯定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参加国展或获奖。你愿意参加,就要按国展的要求办,每一届国展的征稿启示中都有具体要求。通过这种形式,使自己的书法水平得到检验和社会认可,没有什么不好。当然也不能为参展而学习书法,一定要明白参展获奖绝不是学习书法的最终目的,对待展览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入展了就高兴,落选了就骂人,这样不好,不利于学习书法,也不利于身体健康。国家这么大,学习书法的人又太多,一个人努力了几十年,连字都练不好,何况是国展这么大的事,谁能保证展览没有一点瑕疵呢?除了展览这种形式,谁又能拿出更好的形式来呢?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首先自己要努力把字写好。当今除了展览,传媒太发达了,好作品是埋没不了的。对于国展,我很坦然,有时间就投稿,没有时间就放弃。再告诉你,我落选的时候比入选的时候多,但入选和落选都不会影响我继续学习书法。

余:很佩服梁老师对书法的勤奋和执着,能否谈谈您对书法的认识?

梁:书法是什么,对社会到底有什么作用,对个人到底有什么益处?这个问题太复杂。关于书法我已经无法简单地用一个概念、一个名词来解释。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书法的认识和定位不可避免地也要重新研究。过去,书法可以说一直是属于读书人的必修课,是一种工具,是业之余事,就好象一个人,天天要吃饭一样,客观上要求人写字的熟练程度就像吃饭时拿筷子一样,自然而然的,大多是为了实用而写的。没有多少人把书法作为艺术,作为职业来谋生,更没有为了参展参赛而创作作品一说。那时候,对书法有研究的人可能更多的地通过对书法学习而达到身心双修,没有几十年磨炼能成吗?现在不一样了,书法作为独立的艺术门类纳入正规化的大学教育,应该承认,现在很多人学习书法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谋生就业问题,把书法作为一种商品,书法已经不再是读书人的雅玩和实用工具。现在是知识大爆炸、技术大发展的时代,一种产品,时隔几个月就更新换代。我常想:几十年磨一剑的书法学习方法,今天还能适应吗?再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大部分古代书法经典,都是手札、便条等,都是可以把玩的不经意之作,但是今天,为了参展,为了使“艺术品”成为商品,就需求形式而言,也不能同日而语?社会发展了,书法是不是要发展,怎么发展?与时俱进肯定没有错,但怎样进,可能就是个人的悟性和造化了。过去不懂书法时,我很自信,几十年过去了,反而不敢谈书法,我只是尽量把字写好就行了,这样,我心里踏实。

余:梁老师,感谢你给了我一个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从你的身上,我能感受到你对书法的激情,也感到了久违的艺术温情,很受益,很受教育,也祝愿你在新的一年里,书艺精进,更上层楼。

梁:不用谢,谈到书法就会给我带来很多快乐。

                                                                      二OO九年元月三十日整理于汉云阁  

  

  

  

  
  
  
(废纸三千)
  
  
  
            编者    梁新云先生在汉中当代书法视野中,无论艺技,还是德行方面,堪称一位代表性书家。先生为人质朴,不事张扬,静心墨池,远离名利,书法风格,日见其新。本网曾几次约稿,先生一再托辞,对书法的敬畏与尊重,着实让人感动。先生研习书法多年,退笔成冢、废纸三千,但一直未出过任何作品集著,一直保续在书法学习的“进行时”中,艺海航舟,抱道不曲,拥笔自雄。后经几位好友相求力劝,我们远取近约,将先生风格不同的几本册页和近期部分作品结集展览,力求全面展现先生书法艺术的风采和神韵。
  
  
  
  
  
本期策展 :余首涛    
  
--汉中书画网友情制作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2]
  • 评论人:[匿名] 时间: [2011/3/4 8:55:18] IP:[113.141.70.14*]
  • 太开眼界了!汉中书画网真的给大家奉献了一顿豪华大餐!希望借此能欣赏到梁老师更多更新的精品!

汉 中 书 画 网 

QQ: 1059438251

备案号:陕ICP备090141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