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专访 > 详细内容
五十载艺苑笔耕 半世纪丹青未老--访汉中著名画家高裕德先生
发布时间:2010/11/16  阅读次数:7624  字体大小: 【】 【】【

  

五十载艺苑笔耕  半世纪丹青未老

--访汉中著名画家高裕德先生

  
汉中书画网   余首涛
  
  
  
(高裕德先生近照)
  

           金秋10月,汉中市群艺馆鲜花似锦,彩幅飞扬,高裕德先生从艺五十年作品展隆重举行。近百幅山水、人物、花鸟作品精彩亮相,30多弟子后学畅叙师恩,百余名汉中书画爱好者频频驻足展厅。此情此景,犹如一条明柔多彩的丝线,缀连起画家那艰苦卓绝、勤思笔耕的艺术人生。10月7日,《汉中书画网》记者直面画家,对高裕德先生进行专访,回忆钩沉往事、品读感受高老的画艺、画心和画德。

       余首涛(以下简称“余”):见到高老师很高兴,画展举办的非常成功,还是从这次画展谈起吧!这次展览寄托了您的一些什么样的初衷,你是怎么来看待这个展览的?

       高裕德(以下简称“高”):这个展览是我从艺50年的回顾,也是我艺术探索的阶段性总结,是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承载了我很多的感情和思考。首先,我想告诉大家我走了什么样的艺术之路。我感到我走的这条路,是当今大画家走的比较艰苦的一条路,目前,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外来的文化艺术对中国传统影响很大,人们对传统有所怀疑,在这个展览中我想说明继承中国画传统并不是没有前途,应该明白传统是在不断创新中发展的,现代的艺术形式趋向泛滥,打着多元化的招牌,以怪求新的东西在社会上各个角落已经出现,美术领域尤当突出。比如:行为艺术,人脱掉衣服在画布上滚动,出来就是一幅作品。我们把西方文化唾弃的东西,在中国改革开放后寻找市场,这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中国画怎么弘扬主旋律,在这一点上,我的追求在这次画展也有所体现。我认为,传统和当代文明不是矛盾的,而是画家本身的问题。传统它不是固定的,它是活的,是发展的,必须有一批画家,在不断地捍卫传统,给传统赋予新的内容,来表现和丰富传统,而不是墨守城规。其次,这次展览有我几十年生活的厚重感在里面。这次展览是我人生中分量最重的展览。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画作的种类多。让大家从我的画作中,看得出我30多年的素材积累和艺术根基。展览中有30年前的作品。比如《巴山火种》就是79至80年画的,是当时的一些写生。二是有些画是历史岁月的记忆。比如,有佛坪的写生,巴山的写生,自然保护区的写生,有很多民居现在都拆了,找不到了,但我的画使这些原始的东西保留了下来。这部分写生作品,每张画都贯穿着我的故事,陕南这秦巴山区,我走过这几十年,我的足迹足以让我认识到这种生活甘苦,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反过来进行创作,半辈子的精力都在画中体现出来,表现出了画的分量感。三是这次画展体现了我对汉中这个地方的热爱和怀念,寄托着很多展览之外的情怀。画展人气很好,我有很多外地的同学、朋友和学生们都回来了,很热闹,很有人情味,是立体式的,而不是简单的画的积累和排列。因为从艺50年,本身就有一种回顾和回忆的情怀寄托其中。我希望给更多的美术爱好者引导和思考,有更多的学生也这么做。文化的传承,是一代又一代,一层又一层进行的,只有代代相承,才能推动整个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再就是,这次画展有很大的包容性在里面。这次画展有江苏无锡书画家的参与,这种南北在一起的展览,是尝试性的,也是南北文化的兼容。说明了一个事实,我们汉中,是南北文化交汇的地方,是一个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地方。这次展览,我画的题材中也是南北交融,在绘画形式上,人物,山水,花鸟,各方面都涉及。我认为,一个画家,其实不应太多地局限于题材,而在自己的生活范围内,只要能够看到的,见到的,都可尽量入画,比如小桥流水,秦岭大川,都可以入画。所有的画,都有我在新时期的一些感悟在里面,比如红日、朱缳,欣欣向荣呀,这些都是美好时代在我心中的一些象征,一些怀念,一种理想,一种感觉,这是时代的强音,虽然有些作品现在看起来好象超现实,但再过十年八年,我感到仍然能站得住脚。

  

(签名赠书)

       余:您在西安美院曾经求学和工作过,您能否谈谈当时的西安美院,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西安美院给了您什么,有没有值得记忆的人和事?

       高:我是从1954年离开洋县到汉中,去考西安美术学院附中的。那时,素描都没有见过,石膏像都没有,老师说考试要考石膏素描,我真不知道怎么办,当时潘德三先生是从北京艺专毕业,在汉中一中教书,他是汉中教授西画最早的,我到他家里才看到石膏像,才知道素描是用黑白颜色画的。那时,汉中到西安交通不发达,路不好走,到西安要走两三天,第一天从汉中出发到张良庙,第二天从张良庙到宝鸡,第三天才能到西安。我从小离开家,在西安上学和工作,整整就是十年,这十年中很少回家。在西安美院附中学了4年,这4年,完全采用的是前苏联的教学方式,因为中苏关系当时比较亲密,建国之初,中国的艺术教育没有完整的体系,大都是搬用苏联的教育方法,西安美院和苏联列宾美术学院是对口学校,互相寄学生作品进行交流。我们的老师,大多是从中央美院毕业学苏联的。所以说,在西安美院附中的那四年,我打下了扎实的西画基础,毕业后,正是十八九岁时,正规地考入了西安美院,我的专业就是国画专业,在这四年时间里,系统地学习了中国画的基础。从汉唐一直到民国,很系统地学习中国美术史。而且这个时候,老师特别好,我们的老师中有全国著名的赵望云先生,他是西北画报、大公报的特约画家,几乎每周都有作品见诸报端,解放后是西北文化局局长,不仅绘画上成熟而且政治上也很成熟。像黄胄、方济众呀,都是他的学生,他们都给我上过课,石鲁也给我上过课,我的毕业创作就是石鲁辅导的,后来还作为全国大学生作品出口展过,还有邱石冥,他在北京和齐白石齐名,人称“白石、白沙”。工笔画家郑乃恍先生、还有山水画家罗铭,这些都是在全国很有名气的大师级画家,还有像刘文西、陈忠志、陈光健、张义潜,这一批都是建国以后美术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南北美院的画家都在西安融汇,在西安美院执教。这些对我们来说,是十分难得的求学机会,可以汲取各方面的艺术营养,而且我们上学时待遇也好,当时,艺术院校一般是七到九个公务员(教职工)对一个学生,就是说,学校的编制,老师和学生的比例是7:1或9:1,甚至更多。教师多,学生少,这种条件和待遇,现在根本找不到。毕业后我就留校了,当时刘文西先生是我们的教研组组长,只是我们在一起工作的时间比较短。

(笔会现场)

       余:听说您后来到延安工作了几年,能否谈谈你后来的工作及生活经历?

       高:60年代初,延安,是革命老区,也算是陕西的“开放城市”,对外交往频繁,得给外宾做礼品,就在西安年轻的教师中选拔,把我选拔到延安支援老区,设计和制作工艺品。对我来说是个好事,就四五个人,成立一个工艺美术社,给外宾做礼品,我就在那里研究民间工艺美术,从调研民间剪纸开始,从设计、组稿到展览,成品出口等,最后,我们发展到了有百余人的工艺美术公司。像剪纸、刺绣、屏风等都可以做,也就是那个时候,我跑遍了全国的工艺美术品市场,也积累了很多工艺美术方面的工作经验,使我对中国民间美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我以后在中国画创作上提供了丰富的民间艺术营养和创作元素。后来要求教育归队,组织上让我回西安,延安那边不太想放人,几经周折,我才算回西安了。但因为家属不能进入西安、家庭生活困难,经方济众先生帮助协调,我调回了汉中群艺馆,也算回到家乡了。1979年回汉中后,正赶上改革开放,群众艺术馆的工作就是辅导、培训、组织群众美术活动,这又回到了我的国画专业上了,一回来给地委、专员公署等地方画画,一画就是几个月。我这人喜欢从事我的专业画画,不喜欢搞行政,把自己的专业慢慢才算拾起来了,开始重操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我需要入画的题材非常多,所以基本上白天教学生、授课、搞艺术活动,晚上坚持作画,这也是我作画的一种艺术实践积累吧。因为搞群众工作,要辅导学生,自己拿不出象样的高水平的作品,将很难立身。我第一次画的题材就是巴山火种,是1981年为庆祝建党60周年准备的,这个时期,我还画了长卷《汉中革命英烈图》,大画,无法保存,现在都全毁了。后来,画了很多改革开放的画,如《破浪纤》、《归巢图》等题材的画。比如:香港回归时,我把黄帝陵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基,把松鹤比作外出的游子,连在一起入画,意境还不错。其实,这个时期的作品大多是应展作品,必须时时把握时代的脉动,弘扬主旋律。由于长期的探索和作画时内容的不拘一格,所以,今天我的画展既有重要历史事件的巨制,又有微妙微肖的人物仕女,既有清秀的陕南山水,又有雅致精细的花鸟,内容相对比较丰富。时间如飞,从79年至今,30多年过去了,对故乡我总有一种回报之愿。把我学的东西能够传授给喜欢画画的年轻人,这是我对家乡最好的回报。就这样,我培养和送走了百余人进入高等院校艺术专业。在职业技术学校举办了一个工艺美术班,在群艺馆办了一个美术大专班,汉大的美术系,我也是参与筹建的,给他们也代过课。我的学生,有考入全国各类美院的,还有考上中央美术学院的,有研究生、有教授也有研究员,也可以称得上桃李天下。所以现在,我也感到很心安理得,很知足满足。

       余:据我所知,您的作品《怀抱》多次参展,能否谈谈这幅作品的构思创作过程?

       高:这幅《怀抱》,是我在5·12以后画的。5·12是一个悲情的日子,汶川大地震这个事件大家都很关注,尤其是我们汉中,也是震灾区。看到胡锦涛到汉中宁强广坪镇,是电视直接的,对我震动非常大,有了一种很强烈的冲动。再就是义务使然,我生活在汉中,而这个重大事情就发生在汉中地区。作为一个汉中画家,应该有这个敏感度,有这个责任,把这一历史时刻记录下来,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我创作的冲动和思考。说真的,在大灾面前,老百姓全都在看政府,看政府关键时候能不能站出来。关键时刻,老百姓就需要这个定心丸,需要党的领袖给大家一些精神力量。就这样,作品从构思到创作就开始了,我首先是从感情上先进入创作,胡主席的形象怎么刻画,因为当时我们不在现场,这就必须收集,我就找到宁强电视台,找出胡主席到宁强的录相带反复看;再就是,宁强有很多熟人朋友,在抗震的日子,大家每天电话联系互相询问情况,这些,使得我从感情上较早融入了抗震题材的构思之中。要表现胡主席与群众的关系,我感到在灾难中,最典型的群众就是孤儿,失去了亲人,急待求助,这就构思成了画面下边的两个小孩,一方面,他们对灾难痛苦的感受更深刻和无助,另一方面,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是灾难中最有希望的未来。我感到领袖和两个小孩站在一起,最有艺术感染力,最富于视角艺术的冲击力。黑板,在这是真实的道具。地震对我们民族文化产生了很大的损毁,比如对羌族文化毁灭式的破坏,所以,我构思的环境是在两个倒塌的羌式排房,这个时候这幅画的人物、道具、环境全都构思好了,最关键也是最难把握的就是领袖的气质。这个度怎么把握,不能画的过于悲痛,让人感到没有信心,也不能画的过于慷慨激昂,给人感到不真实。这幅画没有老百姓,没有和领袖对比的形象,两个小孩,他们不应该有太多的激动表情,因为还是孩子,刚历经了大难,他们不知道怎么办!所以整幅画的表情都落在了领袖的脸上了,领袖的气质,应该有冲击感,应该有一种镇定自若、举重若轻、感召号召的表情在里面。这幅画,饱含激情,画的比较顺利,我两易其稿,第一稿用色比较多,第二稿把所有多余的浮色统统打掉,全用传统的黑、白、点线来表现。这幅画的画名《怀抱》,是最后才定的,可以说是把所有感情进行了理性化的结果。有这样的党有这样的领袖,这就是孩子们的怀抱,孩子们失去了父母,这就是依靠。再就是胡主席的手部,我画的比较工,画出了血液在流淌,寓意着中华民族是一个很有希望的一脉相承的民族,即便面对大难,党、领袖和人民永远在一起。

(作品《怀抱》)

       余:高老师,能否谈谈你对汉中书画市场的看法?

       高:汉中80年代的时候,绘画作品根本没有市场,人们也没有市场意识。比如,刚回到汉中,给很多组织机构画画,一画就是几个月,是没有收取任何报酬的。快到90年代,政府把我的画作为礼品对外馈赠,才给少量的礼品费,这样画才算有一些价格了。后来,90年代初,我的画曾经被深圳的画商倒卖过,但自已也是事后才听说。直到90年代中后期,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书画交易的出现,有一些藏家、画商想买画,这样画才算有市场了。2000年以后,书画交易就更常态化了。但是,作为一个画家,很多时候面对的是两难选择。好画不舍得卖,不好的画不愿意卖。而且有些重要时期的画,一旦卖了,这辈子可能再也画不出来了。有时,过了某个时间段,创作激情、创作灵感、创作氛围和创作心境是拉不回来的。这就好象现在看的一些影视剧一样,虽然演的是某个历史年代,但总缺失了那个年代的真情实感,总感到不真实。

       余:您现在年逾古稀,谈谈您现在的生活状态和身体状况如何?

       高:我已经年过古稀,可以说“人淡如菊”吧!目前身体还可以吧,每天上午一般看看书,下午休息一会,出去走走,活动活动,晚上画画,但晚上画的时间不能太晚,一般十点多也就休息了。我很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年轻人没有保守,和年轻人在一起,也显得自己年轻了。

       余:高老师,谈谈您将来在作品创作上的一些打算和思考?

       高:下一步,我的画可能越来越简练。我现在的人物画,夸张的成份比较多,说真的,有很多不满意,以后笔墨使用更洗练,绘画语言更简练,线条更为粗犷。我的山水画以后创新的东西要更多。说到创作,自己也有一些感受,创作过程中感到这也不舍,那也不舍,等画完了,才发现画的过了,太繁杂了,以后,我将画的更空灵一些,留白更多一些,给人想象空间更大一些,争取画的更干净、简练,让寥寥几笔能够气韵生动,意境深远,笔墨传神。

(人淡如菊)

  

       余:高老师,您作为汉中的标志性画家,对当代汉中书画有什么认识和看法?

       高:我分头来说:汉中书法,可以说专业与业余并行,高低不一,良莠不齐。汉中的书法界,有一些老同志,他们是过去的文人,在写字方面是特长,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书法家,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一部分人被吸收加入了书法组织,成为历次汉中书法展览的主角。汉中的书法家有好的,也有一般的。好的是专业的书法家,在书法上面有一定的成就。所谓的差的,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这时,就有了基础与非基础的区别。真正书法家培养的学习,讲究基础,而一般的,只是教写一手好字。所以很多人把写字与书法创作混淆了,写字只有进入创作才能产生作品,有的人临的还可以,但一上升到创作就不行了。宁强的书法是一种特殊的现象,我们叫宁强现象,书法是以梁新云为首的,成立汉源书画院时就请江浙全国著名的书法家来宁强当老师,苏陕文化干部交流时,把南方著名书法家邀请进行艺术交流,研究传统,研究国展,他们较早掌握了国展的信息并不断努力,在国展中入选入展获奖较多,可以说他们走了一条捷径,也代表了汉中的书法较高水平。当然,在国展获奖后,他们并没有迟滞,而是努力地在补课,又回归到书法传统的基本功上去,他们的特点是谦虚好学。当然,汉中绘画,也出现了地方上业余画家瞧不起专业院校毕业的画家,而反过来,专业院校毕业的也与业余的画家拉开一定距离,都太自以为是,说到底是一种思想的问题。科班出身的受过专业的学习,知识多一点,理论多一点,但缺乏实践经验,艺术实践少;而一些业余画家,天天在画,把墨守成规的东西作为自己的本事,不深入生活,展出作品面目相同,也进入不了创作。他们犯的错误是一样的,都是思想的狭隘和太自以为是。

       书画家的成功与否,最终是一个人修养和文化素质的综合体现。齐白石衰年变法,这完全是修养到了一定程度使然,是一种觉悟。孔子言,“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到了那个年龄,你的知识,你的阅历,让你才明白了一些东西。所以绘画,是需要花三五十年的时间去摸索,当你悟到的时候,已经六七十岁了。老师教你的是书本上的东西,是间接的东西,你自己经历过得到的才是实践性的。所以书画家,要进入创作阶段,或者说要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不是一两年的时间,更需努力和刻苦。为什么我喜欢教一些年轻人,因为他们没有太多的积习和毛病。可以让他们走的更快,走得更扎实一点。

(丹青未老)

       余:您对汉中的年轻书画家以及爱好者,有什么希望和期待?

       高:我在群艺馆工作和生活了30多年,也教了很多艺术类的学生,有些已经成为年轻的书画家。对汉中的年轻朋友我很有感情,我就把我一辈子的感悟浓缩成五句话送给大家,与年轻朋友共勉吧。

       第一句话:要深入生活。生活就犹如母亲一样,她乳育了你,不深入生活,你的作品将是枯竭的。大家要学会在生活中寻找素材和资料。我现在积累的素材,说句实话,关起门来,可以画个十年八年,而我们有的画家,没有养成积累生活素材的习惯,怎么画呀,这一点是非常可怕的。人只有深入生活,有了创作灵感,才有可能创作作品。作品是什么?作品就犹如画家的私生子,难免有画家的基因,这一般人摆脱不了。所以,你的思想修养高不高,审美情趣雅不雅,作品的基本功扎实不扎实,在作品中全部体现出来了,你要想让自己的作品好,必须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先使得自已和人格更完美,修养更高,不断得到自我完善。齐白石说过: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李可染说过,不要和神比高低。所以我感到作品,要出于生活,不能有生编硬造的,不能欺世哄人,我们宁可笨一些,慢一些,但不能玩弄一些形式欺骗观众。比如:齐白石画的荷花,他用大红画花,用焦墨画杆,红花墨叶,表现了荷花的一种挺拔、创造了一种精神,但谁又能说他不是荷花呢。绘画到一定程度了,寄情寄物,借尸还阳,皆为精神。正如大家开玩笑,说黄胄画的驴比真驴还卖的贵呀!

       第二句话:要刻苦勤奋。作为一个画家,你可以三天五天不画,但你的脑中心中不能没有画。而且要达到随时提笔,心画即可画。另外,绘画和其它艺术不太一样,它是一个功夫活,不得不练。人们常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其实,绘画既是个脑力劳动,也是个体力劳动。中国绘画传统几千年,把中国画的技巧全都寄托在笔墨之中,那么笔墨定有万千种变化,古人几千年玩的东西,我们穷其一生,人活百岁,幸许才能对传统掌握部分,不用功不行。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感到,笔墨是绘画中的器,而笔墨必须由人掌握,人一辈子六七十年,你怎么去把笔墨掌握的非常灵活伶俐呢,这个得下功夫,不下功夫是不可能得到的。画家和演员一样,都讲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刻苦勤奋没有错。

       第三句话:要谦虚诚恳,不要文人相轻。画家,要把绘画艺术当作一种精神去敬仰,虔诚地崇尚和尊重,绝对不要今天开始画画,明天就要卖,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经常对学生说想卖画没有错,但第一个阶段是拿画送人,第二个阶段是有人要画,第三个阶段才可以卖,这是市场规律。一个画家的作品可以卖,是社会对你的肯定,对你价值的认同,但一定不要把它看得过重,画必定不是无价之宝,中国人讲究“盖棺论定”,也许当画家去世后,留下的作品,卖出来价值才是真正的价值。所以,年轻朋友学画的时候,不要急功近利,否则只能坛花一现,只有水到渠成时,方可源远流长。

       第四句话:要勤奋读书。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许现在交通工具发达了,行万里路很方便,但读书的时间和方式跟古人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我们能看到的书、有用的书、与中国绘画有关的书、与中国文化有关的书,一定要多读一些,读深一些,这对年轻人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因为毕竟中国书画是文人把玩的,首先成为文人,才可能成为书法家、画家,这是一条无人逾越的艺术成功之路。

       第五句话:要靠自己。汉中的书画要靠汉中的书画家,文人的事情必须文人自己做,靠别人都没有用的。正如绘画,你自己努力了,水平提高了,出了上层次的作品,人们才会重视你,尊重你,你没有好的过硬的、有影响的作品,你说自己是著名画家,没有人会相信的。当今时代,书画的生存空间很局促,外面的诱惑也比较多,但作为一名画家,一旦选择了书画,就要吃苦,要读书,你书读不到,知识提高不到,笔墨做不到,你一辈子不是书画家。也许你吃了一定的苦,得到的回报或许很少,但不要灰心,兢兢业业的干,不要怕吃亏,不要干哗众取宠的事,我相信总有一天会走向艺术的收获季节,会感悟到艺术的真谛的。

       余:高老师,您对汉中本土书画网站《汉中书画网》有什么建议和意见呢?

       高:汉中书画网,作为一个地域性的文化网站,在推介汉中书画艺术和陕南文化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有三点建议和看法:一是希望你们争取把她建成一个文人聚会、书画家雅集、书画爱好者切磋技艺的地方;再就是,希望多参与和承办一些艺术策划、展览策划、画家出集的事情,因为汉中在这一方面比较滞后缺乏。最后,希望你们把平台做好,争取更多艺术家的支持帮助,让网站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把网站做好做强大。

  

(合影留念)

---汉中书画网友情报道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1]
    暂无已审核评论!

汉 中 书 画 网 

QQ: 1059438251

备案号:陕ICP备090141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