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专访 > 详细内容
笔正书道 情满墨池-访汉中书法家杜正满先生
发布时间:2010/2/20  阅读次数:7563  字体大小: 【】 【】【

  

笔正书道  情满墨池

  

-访汉中书法家杜正满先生


《汉中书画网》  余首涛

  

  

  


       杜正满,字逊之,陕西宁强县人。中国书协会员,陕西省书法院专业书法家。参加89届全国书法篆刻展, 全国78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第4届书坛新人书法篆刻展,第5届楹联书法展,第4届正书展等,获全国第2届行草书大赛3等奖,首届全国大字书法艺术展3等奖等。作品被众多博物馆和收藏家收藏。个人艺术简历及作品入编《20世纪陕西书法简史》等。


27(农历正月初四)晚,杜正满先生来汉中,相约到朋友家小聚,饭后,笔墨准备停当,杜老师即兴挥毫,一桌叫好,不到两小时,20多幅作品跃然纸上。借着兴致,《汉中书画网》对杜正满先生进行了专访,整个访谈过程轻松尽兴,话到投机之处,或哈哈大笑,或发肺腑之言,共同享受并快乐着。

  

        余首涛(以下简称):杜老师,我们已经认识很长时间了,以前经常和您通电话,共谈书法,今天很高兴能抽出宝贵时间,对您进行专题访谈,首先谈谈您是怎么与书法结缘的,您走过了一个什么样的书路历程?

杜正满(以下简称):简单地说,书法我不敢谈,只能从写字的角度来聊聊吧。应该说从小学二年级至今,我就基本上没有离开过毛笔了,当时在小学写周记、作文,都要求用毛笔写(初中、高中、师范都这样),同时每天要写一篇大字,中间填写小字,这一切都用毛笔写,所以毛笔是我少年时的朋友。我上师范时,学校专门开设了书法课。如果说真正从书法的角度学写字,应该从我临习汉隶开始的。那时我还在乡下一所学校工作,买了一套自学丛帖,选取其中的帖子临习。记得上世纪80年代汉中曾出版过《衮雪》杂志,共3期,后来停刊了,里面就有具体介绍临写《石门颂》的方法要点,我如获至宝,因为,当时资料非常缺,我只能反复琢磨和体会。我也走过弯路,说起来有些好笑,当时有人说,写隶书要快,要象写行书一样快(其实写行书未必就快),我就快写了两年,效果却一点也不。后来,我买了一些书法相关杂志,看到学习隶书的要领,才算慢慢入隶书门槛。有时写起来十分枯燥,但当时我还是坚持磨着性子写的,就这样共持续了五六年。可能是1994年左右吧,我写了几张隶书,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投稿到《书法报》等报刊,很幸运被刊登了,对我鼓励很大。后来我写行书。行书我最想写的是《兰亭序》,因为《兰亭序》在老百姓心中地位非常高,但是我怎么写怎么不对,于是放下直接写二王的想法,选择了米芾。米芾是宋代书法集大成者,他的书法崇尚二王,有魏晋遗风,而且很适合我,从《蜀素帖》入手,再写手札,写起来很顺,继而临写董其昌、王铎以及与二王系列有关的。我还写过汉简。我觉得很有意思,汉简和《石门颂》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它们的书写性都很强,不象有些书法,庙堂装饰性极强,看不到书写的成份。1997年以后,我参加了一些展赛,投了一些稿子,比如:七、八届中青展、四届新人展等等,这个时候我写二王一路的比较多。后来,为了增加作品的厚重感,就穿插学习和临习了一些别的东西,有意识让自己的书法路子拓宽一些,比如,有时,我也对自己的书法学习进行回头望,再写隶书,为了防止笔墨飘浮的现象,关注了一些凝重的东西。最近三五年,我也关注一些清、民的东西  

    余:  杜老师,您谈谈你的书法生活,以及你是如何处理好平时工作、生活与书法的关系的?

  杜:前不久,中国书法院青年书法家晏晓斐说得好,和我的想法有相似之处。他说工作是第一位的,学习是多方面的,书法是一辈子的。所以作为一个对书法有情怀的人,若想在短时间内,让自己的书法水平有一个突破性的发展,这种想法不太现实。我们首先需要把本职工作干好,否则,哪有心思去写字,因为本职工作是我生存根本。我一般不在单位写字,虽然单位给了我一间写字的屋子,但我从不把给我的方便,作为我不务正业的理由。在家里也一样,先把家务活干好,剩下的时间我才写字(想写的时候)。还好,我有一间斗室,在里面可以专门写字、看书。我写字,家人也比较支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也通过写字交结了一些书画朋友。我总觉得写字是很好玩的事,和别人打牌、钓鱼一样,都是玩,只是玩的种类不一样而已,只要心里高兴和快乐就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自娱之余也有一些收获,看了一些书,对历史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包括对一些非书法问题的思考,也有所启发。一个人的生活是立体的、多方面的,写字只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但对于我不可缺少。

          余:在你的书法探索实践中,可能时时都会面临着继承和创新问题,这是艺术学上一个比较大的话题,你是如何思考的,能否简单谈谈?

杜:这个话题太大了,我的意识和思想可能还没有达到这个高度和阶段。但我想有个常识,那就是首先继承,然后才可能有创新,否则其创新即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们每个人所继承的传统都是传统中的部分,许多人把传统的概念狭义化,认为只有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是传统,将此作为传统的全部,除此就不是传统了,认真一想,这种思维很荒唐,难道王羲之之前的东西不是传统?如同你这个姓氏宗族,第8代和5代都是同宗,若按上述狭义的思维,第3代和9代就不是同宗了!那么,你的子孙很可能也就不认现在的你这个祖宗了,哈哈!

在我们年轻力壮的时候,主要还是继承传统,根据实际情况,多方面的吸收营养。营养吸收和储备的越多,可能创新就越容易,这就如流水一样,你的势能越高,流淌起来就比较自然和久远,如果你蓄势不高、吸收的东西不多、不丰富,平平的水怎么流!创新这个事情,它是自然而然的形成的,当然我们可能向着某一个审美趋向去有意识的训练。你在选择临帖的时候,本来,就有一个风格趋向的选择问题。

    

  

  

余:关于书法创作,要形成一种什么样的风格,您有没有过明晰的思考和轮廓式的构想,人们常说“55岁左右是书画艺术家的成功年龄,今年是你的本命年,谈谈您将来十年的想法和打算?

杜:凡是艺术,风格当然非常重要,在历史的长河中,风格不明显的任何艺术家,都是会被历史无情地淡忘,因为没有特点和个性是不行的,这就如同一群人,大家千人一面,都穿同一颜色的衣服,你说谁能记住呀?万红之中一点绿或万绿之中一点红,那你肯定被记住了,我认为书法风格的形成,由你平时的积累,学习的宽泛度,还有你的选帖、取法决定的,可能随着不断学习的积累,会慢慢地越来越明晰。关于书法风格,我觉得要从学习书法的目的谈起。不同的人,学习书法的目的并不相同,有的人是为了名声,有的人是为了赚钱,有的人是为了好玩,有的人是为了审美,反正我是觉得好玩。每当夜深人静,面对洁白的宣纸,周围万籁俱寂,毛笔沙沙的在纸上飞腾,那个时候,心里是非常的舒服和享受,而且会超然物外,忘却一切烦恼,如同幼儿玩积木,用北京话来说就是给自己找乐子。当然还有一部分人,从文化的角度来研习书法,写的字好不好看无所谓,就研究中国几千年文化传承的这么一个特殊载体,这是另一种情怀。

余:据我了解,你入选或获奖字号的书法展览已经十几次,可以说是从国展中走出来的书法家,能否谈谈您对书法国展的认识和看法?

杜:要参加国展,或者任何形式的有评委参与评选的展览,那你得考虑到游戏规则,既然有游戏规则,你就要尊重和充分运用这个规则。各人有各人的强项,要扬长避短。如果你什么都弄,我觉得这是你对自己不自信的表现,而且自己目标不明确,不知道干啥。所以,每个参与者一定要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这样可能更好一些。关于展览,我认为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一种艺术的交流和学习;请评委和同道老师指出自己的不足,以便好好学习,另一方面,是对自己能力水平的用这种方式检验一下。当然不可把国展的入选、获奖当作学习书法的终极目标。有相当的人最初参加国展,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中书协会员问题,如同过去的科举,万人挤独木桥一样。但是,这个事情是不可能要干一辈子,因为我们每个人一生的精力是有限的,上帝给我们每个人的生命贷款是有期限的,如何把我们的生命充实和运用好,是最重要的,同时又不要给自己带来过多的压力和负担。最近,我对国展关注的不太够,跟风永远是跟不上的,因为每次的评委组成都在变化,人们的审美趋同也在不断变化,你怎么跟?对于参与国展的相当部分人来说,很可能要跟的是上一届的风,而新一届评委的评审标准和风格又有所变化,这样是得不偿失的。我认为,关于国展的参与,自己要有一个比较长远目标,主要是以提高自身作品的质量为主,不要唯国展而学,影响和贻误了自己的长远计划。告诉你,我参加的书法展览,落选比入选的多。比如,八届国展,投了四幅作品,只有一件入选;九届国展,投了三件作品,也只有一件作品入选,哈哈!国展的参与对我学习书法有一定的促进和帮助,但即便没有国展,我同样也爱好书法,获奖、入展和入选,虽然是个好事,但是在准备作品的时候,不要过多地去想评委,因为你想得太多了,束缚就更多,无形中形成了一种心理障碍。我主张在规则内着重考虑作品的质量。其实获奖和入展有水平的方面,但也有偶然和运气的成份在里面。举个例子,作品初评时,比如,以前的国展,没有按照书体分开,大多数人都用白色宣纸写行楷,评委连续翻了很多张都是行楷,而你唯独写一张隶书,用黄色宣,可能作品就跳出来了,这就有运气的成份,因为你不能确定在评比时,你的作品放在什么位置。再比如,后来在书体分开时了,在作品初评这一环节,评委分组,三个人一组,同样是隶书,但也许这三个人和那三个人的标准不一定一样,一幅作品在这三个人当中能通过,在那三个人当中也许就不能通过了。所以说,书法作品的评审,也有运气的成份。当然无论如何国展是推动当代书法艺术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其作用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审美是很复杂的,如同我们每个人的饮食、味口都不相同,但同样几个人做一道麻辣豆腐,肯定还是有水平差异的。

          余:杜老师,倪文东先生在《20世纪陕西书法简史》中,将宁强书法群体金堆城书法群体,作为20世纪陕西书坛的两大现象,专门进行推介过。随着宁强书法群体的主要代表书家梁新云、封海洪等先生离开宁强,我们感到宁强书法现象这种地域性的风气仿佛在弱化,对此,你觉得宁强书法现象持续发展、继承发扬的突破口在哪里呢?谈谈你的一些思考?

杜:宁强书法现象,是在特定的一个时期的一种文化现象,有它的偶然,也有它的必然。比如说,我们从1991年开始,到现在共办了五届汉源笔会,尤其是在第二届笔会时,有苏陕干部交流契机,有梁新云先生当时在文化局工作的优势,梁先生本身也是对书法很有情怀的人,他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邀请外边很多书法名家来宁强采风,给宁强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书法的氛围和环境,在这些人的指导下,应该说学习书法的路子还是比较正的,包括每个人平时做功课的方法,这是难能可贵的,宁强的书法爱好者书法的态度,人与人的关系,是真诚的。可以说,授道者,诲人不倦,毫无保留,求教者勤学好问,虚心听取,大家能够真心相处、互相抬爱、见贤思齐、团结奋斗,这是宁强书法群体的共同精神,也是宁强书法现象蜚声书坛的重要原因。再就是,全国书法大家来宁强的指导和交流,来的人大多数都是在大展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书法的弄潮儿,比如张锡庚、赵雁君、薛养贤、周祥林、吴振锋等,中国书法的骨干力量。这些人对我们的影响很大,所以,目标不能局限在某个县、某个区域和时空,而应该从更宽更广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还有就是包括历届县委、县政府对文化是非常支持的。所以说,宁强书法现象,是许多因素综合催生的,走过十多年,是非常艰难和不易的。如今,说起宁强书法,我们很多人将其作为骄傲的资本,我觉得还有点过早,现在最主要的是如何想办法将这种文化现象进行弘扬,让更多的人有笔墨兴趣。

还好,宁强,最近几年出现了一些后起之秀,比如张波,再就是胡一涛,现在中国美院上学。我相信,有这些年轻力量、尤其经过正规院校书法科班出身的这些人的介入和努力,对宁强、甚至对汉中的书法是一种很好的推动和启迪。书法是个体劳动,书法爱好者要有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如果建立象河南那样的奖励机制并付诸于落实,那将会更好!

余:您觉得,宁强书法现象,会不会转化和发展为一种地域性书法风格?

杜:我认为一般是不会的,从书法爱好者和书法家自身来看,如果形成一种地域性风格很难,同时那可能也不是一件好事,每个人取法和审美趋向都不尽相同,最终呈现出来的作品面貌和风格也就不可能相同。你看,就是一个树上的树叶也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宁强书法现象不是书法风格的同一,而是宁强书法人真心相处、互相抬爱、见贤思齐、好学敏思、团结奋斗的精神。

余:最后,请您说说您对书法网络的认识,再谈谈对汉中本土书画网站《汉中书画网》有什么看法、意见和建议?

杜:网络利用取决于网民自己的态度,你如果把它看作一种虚幻的东西,玩一玩,娱乐娱乐,也是可以的,但从学习的角度来看,需要有一种比较真诚的态度,因为网络给了我们很多便捷。比如说有些古帖,我们平时甚至一辈子都见不到,可以在网上查出来看;有很多展览,我们不到现场看,可以在网上感应展览氛围;还可以欣赏到有很多书法大家的视频,观赏他们创作作品的过程,总之,网络给我们学习和创作提供了一个很便捷的学习条件。但网上有一些不好的言论,有一些鱼目混杂的东西,遇到此,你不要去参与就行了,否则,宝贵的时间就擦肩而过了。当然网络有其自身特点,这些都需要网友和网管共同努力。就《汉中书画网》的建设,我想,你可能感受更深,应该说,《汉中书画网》经过近一年时间的运行,逐渐成为我们汉中书画爱好者,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的平台,如果能把部分资料和作品及时上传更好,当然这有多方面的原因。我认为,网站不仅仅是汉中书画爱好者的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对于宣传汉中,让外界了解汉中,也是一个很好的窗口。其内容和结构应多方面多层次,探讨型的,提高性的,普及型的等应共存。具体各方面占的份量和比重如何掌握,我觉得根据一年的经验积累,再多征求网友的建议和意见,可以把网站建的更专业,更丰富,更有层次!  比如,各县区的活动,在艺术新闻栏目出现一段时间后,再归类到相关县区。网管也是非常麻烦的事,这需要付出辛苦的努力和先进的文化理念。我想随着汉中书画网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汉中内外书画家和爱好者会越来越喜爱这个网站的。  

  

  

  余:感谢您的关注,感谢您对书法的一往情深,也祝愿您在新的一年里,书艺精进,更上层楼!

  杜:谢谢,共同进步吧!


  

  


附:杜正满先生与本站记者合影



-----汉中书画网制作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汉 中 书 画 网 

QQ: 1059438251

备案号:陕ICP备090141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