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新闻 > 详细内容
王默《汉中书法史》之十六:汉中书迹(36-55)
发布时间:2013/5/14  阅读次数:16735  字体大小: 【】 【】【

王默《汉中书法史

编者按:汉中人文积淀深厚,汉中书法源远流长。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汉中青年书法家王默编著的《汉中书法史》一书将择要在“汉中书画网”和“王亚兵王默艺术空间”陆续刊出,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欢迎读者提供珍贵资料,作者一并鸣谢!

联系方式:王默

13891605936 wybwm@163.com

  

汉中书迹之三十六

  

误为吴道子的书画名作——清谭公鼎《梅花古碑题跋》

  

汉中城北四十里有座名山,山名天台山。

天台山形势险峻,状若天台,清代严如煜《游天台山》云:

苍苍石困立嵯峨,险道新盘上旧阿。

地狭寺奇峰势转,僧归身带野云多。

天台山顶有庙,叫“天台寺”。据《汉中府志》。载:“天台寺;府北七十里天台山上。明代万历甲寅年(万历四十三年,即1615)修建”。寺的主殿供有唐代名医孙思邈,故名“药王殿”。药王殿前有六通大碑,最东一通碑阴,画有一株梅花,人称《梅花古碑》。

这《梅花古碑》有一个传说。相传,唐代大画家吴道子从四川回长安,路经古梁洲(汉中)时,前来天台山,正逢药王殿完工,石匠正在刻碑。吴道子当晚宿于庙内,梦一青衣老者引其殿前观梅。天亮后见天台山花草繁多,独少红梅,即按梦中所见,欣然画出一树梅花,后由石匠精心刻于碑上,留存至今。

吴道子(680759),画史尊称吴生,又名道玄。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是中国唐代第一大画家,被后世尊称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少孤,相传曾学书于张旭、贺知章,未成,乃改习绘画。开元年间,玄宗知其名,召入宫中,让其教内宫子弟学画,因封内教博士;后又教玄宗的哥哥宁王学画,遂晋升为宁王友,从五品。道教中人更呼之为“吴道真君”、“吴真人”。苏东坡在《书吴道子画后》一文中说:

“诗至于杜子美(杜甫),文至于韩退之(韩愈),书至于颜鲁公(颜真卿),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能事毕矣!”

吴道子成为一代宗师,千古流传。

如果汉中天台山的《梅花古碑》是由画圣吴道子所画,则汉中天台山知名度当更会远播。

其实,这碑上梅花并非是唐代大画家吴道子所画。而是由汉中清朝时期的画家、城固人谭公鼎所画。

谭公鼎,字雪海,原公人,顺治二年(1645)举人,曾任知县,工书善画,行草书宗怀素,善作长幅立轴。

对谭公鼎现无太多史料,现在广西全州湘山寺伽蓝殿有名为谭公鼎所题对联一幅:

三千世界掌中收,任伊孙行者会翻筋斗,何曾跳出;

十八伽蓝鼻孔啸,饶他韩昌黎报磨牙根,也常来皈。

此联颇为著名,但不知谭公鼎在何处为官,广西全州湘山寺的这幅名联是否为汉中城固的谭公鼎所作?

谭公鼎善画梅兰。康熙七年(16686月,谭公鼎游天台山时在《重修三清殿记》碑背面作梅花图一幅。据《汉中市地名志》:碑上梅花系清代大书画家谭公鼎(汉中城固人)于康熙七年所画。

天台山《梅花古碑》碑通高188厘米,宽92厘米,厚26厘米,清康熙七年,线刻于《重修天台山三清殿记》之碑阴,图为梅花一株;右下侧有跋语,末题“雪海”2字,钤“雪海”、“谭公鼎印”篆书印两方。

天台山《梅花古碑》本是以画作著称为名碑,但此碑中有谭公鼎的题跋行书160字。谭公鼎曾是汉中书画名家,行草书宗怀素,可惜现在几无书法作品流传,而《梅花古碑》中的行书题跋,也可让后人一睹清时汉中书法家谭公鼎的书法风范。

  

汉中书迹之三十七

石门考察文记——清罗秀书《石门道记碑》

  

在自宋至清时,石门不仅是汉中的一处名胜景观,而且,更是一批好古猎奇的文人来此考察石门,因此,也就有了宋人题记,晏袤释文,清人考察,尤其是清时,更成为金石文人争相考证石门文字的一种文化现象。于是产生了郭友源《石门碑考》、蒋光煦《石门碑醳补》、倪兰畹《石门道记》、王森文《石门碑醳》、罗秀书《褒谷古迹辑略》、吴大《石门访碑记》等一系列的石门考证著作。其中,《石门道记》是清乾嘉时学人倪兰畹所写的一篇有关褒谷石门内外摩崖石刻名目和具体方位的考察文记。

倪兰畹,现在无考,只知其人颇好金石,是清时学者,在汉中时曾考察石门,撰写了《石门道记》一文。

1871年春,时任褒城县司训(县学教谕的别称)罗秀书的上司谢蔚青调任,临行时让罗为其拓石门摩崖四十件,而罗只拓得三十一种,觉得有憾,偶读倪兰畹先生《石门道记》,颇觉此记记载石门摩崖较多,能为后人探访石门提供文字资料,于是就在石门刻碑留存,这就是现在流传的罗秀书隶书作品《石门道记》碑。关于这段缘由,罗秀书在《石门道记》碑后说得明白:

辛未春,谢蔚青观察调任潼商,濒行嘱塌石门牌碣四十余种,亟命匠梯山凿壁,费极经营,仅得三十一种,未全壁,窃以为憾。适读倪兰畹先生《石门道记》,由汉迄宋,详载原本,始悟观察之言,信有征也。爰镌记于石,以为好古猎奇之士导先路云。

罗秀书《石门道记》碑书刻于18717月,后有褒城县令莫增奎的跋文。碑高38厘米,宽84厘米。原嵌立于石门洞内西壁,于1970年搬至汉台,现立于汉中市博物馆中院碑廊。是清人留于石门洞内的一方颇有研究价值的碑石。此碑为罗秀书隶书,是典型的学者字,与其所书的《汉忠武侯诸葛公八阵图注说》碑风格相同,既是汉中石门摩崖中的一方重要石刻,更是石门石刻极其重要的一份文献。

附:《石门道记》碑文

石门道记,倪兰畹。

褒城县治在连城山之阳,平地斗城。其东门外,两山夹一溪。东曰汉王城,西曰鸡头关。关之东麓,曰石门。夏秋水涨,没溢厓岸,不能问迅,冬春始可摩舟而入。不能径达,则舍舟而步,山径溜滑,乱石纵横,几不能容足,盖登陟之难如此。故斯洞为人蹟所罕到。

其洞南向,高一丈,阔称之。深四丈,高二丈余。南北通达,石无斧锉痕。其东壁则王远《石门铭》,刻于顽石,凹凸不,罅缝绽裂。西壁则杨孟文《石门颂》,碑后附刻王府口造作石籍,再后则卞玉表纪杨伯邳伯弼之生平,旁则来游题名几满,皆宋人手笔也。洞之外南厓之旁,则潘宗伯李苞题字。离数丈则晏袤释文。稍东则绍熙五年晏袤修堰碑。再南半里,则鄐君之碑在焉。晏袤释字释文附刻其下。按释字较,原碑多数十字。今观鄐君之碑,崖石已尽,不知所多之字,镌于何所处者,山石倾圮所致,盖时历二千余年,陵谷之变,诚有不可考者。碑皆记开通褒斜道事,则古无七盘岭之路,皆沿山治桥阁而行。今山石皆有孔。返棹而行,约三里余,溪中有石一座,白如玉,其中凹,名曰“玉盆”,宋人题字最多。再南则栈道修堰碑,及宋之源题名,遂达于城处矣。

谨按:洞之前后石刻,几有四十余种,不为不多。奈褒城久无乘志,即见于《汉中府志》者,仅存王远一铭,则散逸者久矣。壬寅之春,毕中丞採入《关中金石记》。癸卯仲夏,三通馆檄取入《金石略》。殘碑断碣,久经湮没,一旦拂拭出之,比于剑气珠光,自能焜耀千古,物之显晦,洵有时哉。

辛未春,谢蔚青观察调任潼商,濒行嘱塌石门牌碣四十余种,亟命匠梯山凿壁,费极经营,仅得三十一种,未覩全壁,窃以为憾。适读倪兰畹先生《石门道记》,由汉迄宋,详载原本,始悟观察之言,信有征也。爰镌记于石,以为好古猎奇之士导先路云。

褒城令山阴莫增奎跋     司训频阳罗秀书隶

少尉鑑湖徐廷钰校     司厅岩渠王三宝监

同治十年巧月榖旦镌石

  

汉中书迹之三十八

学者诗书——清罗秀书《游石门题诗》

  

罗秀书在褒城县任过司铎、司训。司铎,在明清时谓掌管文教之职。相传古代宣布教化的人必摇木铎以聚众,故称。清孙枝蔚《汪舟次赴赣榆教谕任因赋寄怀》诗之二:“学官繇延聘,事曾闻元季。当时司铎者,往往居大位。” 清陆以湉《冷庐杂识·赵屏山》:“道光庚子,赵 在临海县幕,余时司铎郡学,过从频数,投分甚深。”而司铎在明清时也称司训,明清时县学教谕的别称。 明叶盛《水东日记》篇目有“蒋司训”。《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回目:“鲁小姐制义难新郎,杨司训相府荐贤士。” 张慧剑校注:“司训,县学教官‘教谕’的别称。”罗秀书在书《石门道记碑》后称:“司训频阳罗秀书隶”。可见,罗秀书在汉中褒城,主要是掌管文教。

罗秀书在汉中是一位真正的大学者。他不仅研究了诸葛亮的《八阵图》,留下了《汉忠武侯诸葛公八阵图注说》这篇研究专文,而且还留下了《褒谷古迹辑略》一书,成为清代石门石刻的专志,而仅凭这部著作,足以使罗秀书与宋代欧阳修、赵明诚、洪适,明代杨慎,清代吴大征、王昶、阮元、毕沅、杨守敬、康有为等人成为并驾齐驱的金石学者。正是这位金石学者,他对石门摩崖的评价,成为书法史上的的论而多被人们引用,比如其论曹操《衮雪》:

“昔人比魏武为狮子,言其性好动也。今见其书如此,如见其人矣!”

再如评《石门颂》:

“其飘逸也,如凤舞晴空而其羽毛鲜丽。”

再如其评《大开通》:

“其古横也如大蟠深壑,而其鳞角杈桠”。

尤其是他说《玉盆》是张良所书,这成为张良唯一的传世书作:

“‘玉盆’二字,笔力殊是东汉体,惜无姓名,然旁有石孔四,昔覆亭于上,必非常人也。余始至褒,闻才老生云,‘玉盆’旧有‘留侯书’,今无矣。”

罗秀书还善诗,其代表作是《游石门题诗》,这首诗是他于       处秋游石门时所写,并隶书石刻:

辛未季秋,泛舟褒溪,登石门,观汉魏古碣,老劲奇横,如钟鼎铭,以咏志游。

石门迹建永平年,伟烈千秋仰屹然。

影漏褒斜云外树,月通汉沔镜中天。

龙潭遥忆高士隐,鸟篆频书太守贤。

此与瑯环堪比拟,得临福地即神仙。

关中罗秀书。

从现在来看,作为一名学者,罗秀书是一名真正的学人,更是一名书法家,他在汉中,现在共有三件书法作品传世:《汉忠武侯诸葛公八阵图注说》碑、《石门道记碑》、《游石门题诗》,均是隶书,典型的学者之字。

  

汉中书迹之三十九

知县书法——马允刚《王军门碑》

  

勉县武侯祠东有马公祠,马公祠西原有三公祠。

三公祠,清朝沔县官府为了旌表在与白莲教作战殒命的三位将领韩嘉业、王文雄、鲍贵而建。《沔县志》载:“王军门,鲍参戎皆韩公殁后松制军(松筠)调御贼者也,后战殁于西乡县,王赐建威将军,鲍赐振威将军,俱有功于沔,故沔人以之配享韩公”。

三公祠现已无祠。而三公祠中原有一碑《王军门碑》,现立勉县武侯祠。

《王军门碑》是清嘉庆五年,沔县政府为了表彰固原提督王文雄为朝廷尽职尽忠而立的庙碑。清朝人习惯称“提督”为“军门”。嘉庆四年,王文雄随陕甘总督松筠进驻沔县,抵御白莲教起义,后战殒于西乡。

王文雄(?--1800),字叔师,贵州玉屏人,祖藉仓州,明洪武四年,其先人征黔而定居。是乾隆中后期至嘉庆前期的一位将军。行伍出身,有文韬武略,身经百战,因军功而不断被擢迁。曾征战缅甸、金川等,斩杀俘获甚多,功劳颇大,被升任为山东兖州游击,又以缉盗功再次擢迁为直隶通州协镇,为副将。《清史稿》有其传略。

嘉庆元年,从襄阳发生川、楚、陕、甘、豫白莲教起义,王文雄被遣驻豫、鄂边,任南阳镇总兵。

嘉庆三年春,白莲教首领王聪儿率军数万人从西乡、洋县越秦岭,突袭郿县,抢占周至,直逼西安。王文雄带领本部二千人驰援,五战皆捷。迫使白莲教军退出关中,省城西安危机解除。王文雄官升固原提督。

嘉庆四年,王文雄被陕甘总督松筠调驻沔县,专剿陕境窜匪。王文雄率部驻沔,沔民获安。其间,王文雄数率其官兵赴西乡与白巾军战,屡战屡胜,西乡为之立生祠。

嘉庆五年夏,白莲教起义军大队人马云集西乡。王文雄率所部赴西乡力战,左臂被砍,落马战死。西乡官民后来掩埋殒命官兵,并立碑记其事,命名为“官兵坟”,碑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

王文雄的英烈事迹传闻皇上,“仁宗震悼,封三等子爵,祀昭忠祠,谥壮节,谕慰其母,赐银千两”。沔民感其德,县府益其壮,遂改韩公祠为三公祠,祀韩嘉业、王文雄、鲍贵。县令马允刚为王文雄撰文立碑,这就是汉中勉县著名的《王军门碑》。

《王军门碑》主要记述的是王文雄战殒西乡的过程和在沔县的一些善政。19733月,勉县政府组织调查古迹时,在马公祠附近发现此碑,碑已残,下段断佚。残碑高79厘米,宽72厘米,厚13厘米。碑额右行横刻楷书“王军门碑”四字,正文28行,满行33字,共约900字。碑竖于清嘉庆五年(1800)十二月,是当时知沔县事马允刚撰并书的。

据《沔县志》载:“马允刚,直隶开州人,举人。崇正学,毁淫祠,性刚介不可挠以私,军兴时结寨团勇,屹然为一方保障”。

马允刚曾任镇巴县同知,并做了很多善事。《镇巴县志》:嘉庆十七年(1812) 同知马允刚在城东门内创建班城书院。嘉庆十九年(1814) 同知马允刚,筹买城东平溪山(上至庵垭梁顶,下至山根)禁耕植木,固土保城。嘉庆二十四年(1819) 同知马允刚力请分设厅学,道光元年(1821)被朝廷批准,由西乡县分设儒学训导一员,分拨廪膳生员、增广生员额各4名、岁科试附学生员额8名。自此,定远文武童生不再去西乡合考。

马允刚曾任安康知县。清嘉庆间,安康双溪寺日杲禅师,湛深佛理,深得郡人信仰。安康知县马允刚欲为置产,作为寺中僧人的膳食,被禅师谢绝。安康新城东门外原为书院的文昌宫是清嘉庆十二年(1807)由县令马允刚所建。

马允刚曾任定远厅同知。嘉庆十九年(1814),汉中府定远厅绅粮公请捐钱买下城东平溪山,植树禁耕,防止水土流失,以减少、减轻洪水灾害。时由厅同知马允刚主持,传召各山主勘界立碑,议定买山价格。

马允刚在任勉县知县期间,更是做了许多大事,并留入史册:

一是在武侯墓设置了真假两墓。清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陕甘总督松筠根据风水先生谭南宫的妄说臆断,而令当时勉县知县马允刚“限期一月竣工,在此垒土加坟”以实其说,所垒起的即所谓“真墓”。自此以后,武候墓才出现了真假之说,让客人难以辨出孰真孰伪。

《勉县志·大事记》载:四年(1799)陕甘总督松筠来沔凭吊武侯墓,其随行幕宾谭南宫妄指武侯墓应在大墓西南高坎处,松筠信以为然,当场命知县马允刚,另筑一墓,即今“后坟亭”(《忠武侯祠墓志》)。

二是在武侯祠修琴楼3间。琴楼是清嘉庆七年(1802)沔县知县马允刚建,上为高台歇山式,下为券洞式甬道。楼上供刻有“章武元年”石琴一张,明张岱所撰文的木刻一屏。

三是马允刚有文才,尤以给沔县武侯墓、祠,马超墓、祠撰写了许多诗文、匾联而得以传世。如:

两汉以来无双士;

三代而后第一人。

诸葛大名争仰止,

江山胜迹数登临。

四是马允刚在书史中虽无甚书名,但其在陕南做官多年,崇佛建庙,重视教育,教化民风,多有清名,因此,从《王军门碑》可以让后人一观这位造福一方的县官的书法风采。

附:《王军门碑》文

从来口愁敌恺、尽节疆场者,必上蒙国,上享民祀,此国之常典,民之常情口。口口口祀,非第以其能死,以其忠能也;非徒谓其节不可泯,谓其功不可没也;伟哉!建威将军固原军门王公之站殁于西乡也,忠矣!而功更有足多者。公自公元口口口贼来陕,三年二月,贼目高均德大肆猖獗,出宝鸡口,东掠斜峪关,扰及县口口口口万,未敢轻敌。公以偏师三千人御于周城之西,站三日夜,贼恃众不退,口益口。口口:“此报国时也。贼虽众,不足怖,但勿轻动,动则败,勿擅退,退则诛。”巡垒三匝,土气口口,口口斩首数千。凡五站,周围以解。秦中丞叹曰:“军兴以来,遇贼屡矣。未有若此之口口”。口口上赐物甚伙,升固原提督。周民争持牛酒以献,为立生祠于武苗侧。旋奉旨在汉南一带防堵、遇川楚教匪之入陕者。是年四月,贼至西乡窜入沔境烧及口口口口楚贼匪入陕门户。公两年以来,经十余战。无战,贸易不胜、川楚之贼不得长驱入陕者,赖公力相资相安。署西乡令宋公有政声,公益鼓励之,是以西乡民亦公立生祠。宋公兵单失利,移军于罗家营。宫保松制府调公来,公兵到黄沙,贼即遁,因留口。兵       纪,重惩之;好察询民风,有赴营饮食物者,赏之过其物,遇农民说究农事,询问口老。公留沔八十余日,民甚德之。继以西乡告急、兼西乡民有亲来救援者,故复移口口口。贼皆屡欲率众来陕、胥惧公折回;德参赞在川得以每站必克者,亦因公为之堵截也。口大经略自阶、秦、徽两处等处逼剿回川,于七月廿有三、四、日,由沔南各境匪众先发,公当数迈铤而走险之贼,东追西逐,驰击数百里,连站三昼夜,矢尽弦绝,人饥马乏,众始有困惧意。乃忽有贼众数千,自旁沟突出来攻,我兵腹受敌,兵遂溃叁戎(惧),公曰:“惧丈夫手?”遂遇害。鲍叁戎从公久、感公意,亦力站而死,家丁随公死者数十。公上不负国,下不负身矣!一死重于泰山,公之谓乎!公虽武人,体貌俊伟,亦通书史如儒者,公祖贯仓州、前明洪武四年,先人随军征黔,因家于乎奚谷。弱冠入伍乾隆丁亥岁以军功升任山东兖州游击,又升台庄叁府,又以缉盗功升直隶通州协镇。其殁也,皇上闻奏叹息,晋封三等子爵世袭。沔民痛公之殁,思公之恩,请为建公祠,以表忠烈云尔!

特受文林郎,知汉中府沔县事大名府开州马允刚撰并书。

署沔县曲史山西芮城谢大名监修。  
  

汉中书迹之四十:

儒官学识与情怀——阮贞豫《捐置张念先君遗族田产记碑》

  

阮贞豫,字翰伯,安徽合肥人,清末生员。民国6年(1917),曾任镇巴、南郑县知事,后任白河县令。民国9年(1920),直皖战争后,直系军阀吴新田率陆军第七师来汉中当督办。阮系吴的亲戚,乃复任南郑县知事。民国13年,汉中道尹王炳坤病故,升阮为道尹。民国17年(192810月,冯玉祥派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十三军第八师师长张维玺率部来汉中,吴新田所辖各部向安康老河口转移。阮贞豫随吴军至白河,其宦囊为吴军洗劫一空,只好返回合肥,后不知所终。

做官一任,造福一方。阮贞豫在汉中为官多年,做了很多善事:

1、在汉中移风易俗。据《三秦游》网《汉台区服饰习俗》一文介绍:汉中人最早无戴帽习惯。三国时以青白布帕裹头,言为诸葛亮戴孝,此习蔓延时间长。民国6年(1917),知县阮贞豫行禁,大大减少。随后一段时间,妇女改用黑丝帕裹头或用巾搭头,以视美观。他还在闹市集中之地,由各街道各乡镇聘年老儒士,宣讲古今伦理故事,移风易俗。

2、资助《续修南郑县志》。民国11年(1922),阮贞豫资助《续修南郑县志》出版,并亲自写《序》云:“以一序弁首,然而嘉善而矜不能,亦有司之责也。故聊复数言,以彰诸君子之盛举,并志余愧云。”作为行政长官,既能资助,又序言恳切,实是对汉中文史的支持。

3、重视教育。申请开办道立第一单级师范;聘请龙文前往直、鲁、豫、晋、浙、沪,考察学务。民国12年(1923),又派徐维道、李鸿福前往宁、浙、晋、直,考察自治实业教育。民国13年(1924),汉中道第一次教育行政会议,决定汉中联立中学采用三三制(原为二四制),增办高中班。又委派熊文涛参与中华教育改进社会议。民国14年(1925)帮助在西关修建省立第五师范学校(五年制),为汉中普及小学教育培育师资。1926年,阮贞豫在汉台创建了淑行初级女学校和正蒙初级男学校。

4、资助《汉中府志》。民国14年(1925),阮贞豫带头捐资七百元,集资重刻严如煜《汉中府志》。

5、募捐培修宝峰寺。民国13年(1924),汉中道尹合肥阮贞豫、白河信士程煜中等捐款募款五万数千文,重建哑姑庙四合院,次年竣工。民国15年(1926),阮贞豫与幕宾程煜中带头募捐,维修哑姑山宝峰寺。

6、募捐刊刻王世镗《稿诀集字》。民国17(1928),阮贞豫命程立中主持,邀集沙品三、张士如、岳渊渟、杜勉常、王蕴山、胡介人、张书亮、徐泽生等名流,将汉中著名书法家王世镗的《稿诀集字》刻石,嵌于该道院南厦过道,传诸后世。

7、在汉中传播国学。阮贞豫在道署之东西两院,设“国文专修讲习班”,聘王幼丞、何省三主讲;在联中礼堂设讲经会,聘王幼丞、赖承昭主讲四书五经。

8、重视汉中书画。阮贞豫在古汉台内增建“竹林阁”,将桂荫堂整饰一新,招贤纳士。汉中名流王幼丞、王世镗、徐泽生、陈次石等在此展纸挥毫,吟诗作画,盛极一时。阮贞豫又集碑刻15方,在古汉台建立储石碑廊。

9、重视汉中实业。民国十一年(1922),阮贞豫为促进汉中实业发展,曾拨库银一千元为官股,由况正阳再筹集私股,开办第一纺织染色工厂,倡立“贫民教养工厂”。

10、重视汉中地方曲艺。阮贞豫支持民众组办的“醒民学社”、“正乐社”、“永乐桄桄剧社”等文娱社团,充实乡镇庙会内容,引人为善。

阮贞豫虽是一名地方官员,然好文事,善书法,书踵汉魏。曾以古汉台为基地,创修竹林阁,建储古碑廊。其书作今有石刻、墨迹传世。古汉台存阮氏撰文并书的碑刻有《捐置张念先君遗族田产记碑》、《储古》碑、《竹林阁》和《汉中道署十景诗碑》,而《汉中道署十景诗碑》虽落款为“中华民国十四年岁次乙丑夏闰四月合肥阮贞豫题并书”,而从书法角度来看,当是阮氏撰文,王世镗代为书丹。

在阮贞豫传世的书作中,其代表作是《捐置张念先君遗族田产记碑》。该碑于民国十四年(1925)春阮贞豫撰文并书写,现立于古汉台南院碑间。

张念先,南郑梁山人,肄业于汉南书院,民国三年(1914),受聘为阮贞豫幕僚。深受阮氏器重,事无巨细,竭诚相助。阮贞豫升汉中道尹后,张念先为其秘书,因过劳致疾,于民国十四年(1925)初去世。阮贞豫自捐俸钱为其家属购田九亩一分,并亲自撰文书丹,这就是阮贞豫的代表书作《捐置张念先君遗族田产记碑》。

《捐置张念先君遗族田产记碑》文有云:“俾后之览者,知君之所以助余,余之所以报君者。”古人道,士为知己者死,阮贞豫和张念先,真是官场上的一对知音。

《捐置张念先君遗族田产记碑》为楷书,书法水平为清之馆阁体,但也颇为严谨。其书,能真正体现阮贞豫这位儒官造福一方的文人学识;其文,又能体现阮贞豫这位儒官体恤下属的人生情怀。


      汉中书迹之四十一:  
  

治水与射虎——宋朝《杨从仪墓志铭》碑

杨从仪(10911169),字子和,凤翔府天兴县(今陕西省凤翔县)人。南宁绍兴五年(1135)、乾道元年(1165)两任洋州知州。

北宋靖康元年(1126),金兵大举入侵,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民不聊生。朝廷召募抗金将士,杨从仪在原州(今甘肃镇原县)从军,在秦冈副总管兼知凤翔府吴玠将军率领下,身经百战,英勇杀敌,先后立战功17次。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任和州防御使,赐爵安康郡开国侯,食邑1700户。绍兴五年(1135),任洋州知州兼管内安抚使。任期,勤政爱民,深得人心。他察知洋州旧有八堰,久废不治,民众焦愁,即主持修复。对八堰中最大的湑水旧堰,填石筑坝,开渠引流灌田,又增设营田十四屯,复税5000余石。民众深感其德,称湑水堰为“杨填堰”,并在堰旁为其建生祠以示永念。十年,金兵复趋凤翔,陕右宣抚使胡世将调他为凤翔知府兼管内安抚使,就守于和尚原。乾道元年(1165),杨从仪复知洋州兼管内安抚使节制军马。到任之日,民众相迎者络绎不绝,并举杯相贺:“复得吾邦旧使君矣!”

杨从仪二知洋州时,年已74岁。他自感“力所不逮”,乞退归里未允,常利用军旅、公务之暇,阅读诸史、兵书,采集历代战例,分门撰成《兵要事类》30卷。乾道二年(1166),朝廷准许他“介梁洋间闲居”。五年二月十八日,病故于住所,葬于杨填堰堰首之生祠旁(今城固县境内)。墓前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陕西巡抚毕沅书墓碑1通,上刻隶书“宋安康郡开国侯杨公从仪墓”。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填堰修于西汉初年,在城固东北十五里,洋县四五十里,垒石为堰,拦截湑水,灌溉城固、洋县24000余亩,为汉代肖何所修。宋代杨从仪大加修竣。据现在城固县的杨从仪墓志铭称“初,洋州有杨镇等八堰,久废不治,公皆有葺之,灌田五千余顷,复祖税五千余石,又增营田十四屯,公私以济,民为立祠”。元、明、清均因堰毁而重修。

杨从仪不仅因修杨填堰而惠及百姓,还在汉中因射虎救人而留下传说。《杨从仪墓志》载:

“公(指抗金英雄杨从仪)善射,发无不中。尝偕五人刘赞子羽行饶峰岭,有虎突出薄间,人皆辟易,公跃马而出,以一矢毙之,故射虎之名喧达都下。”

关于杨从仪射虎,原褒城县鸡头关北天心桥侧一通诗碑纪其事曰:

“总管太尉杨公偕刘参赞子羽行饶峰岭,有虎突出丛薄中,挟一矢殪之。旁观流汉辟易,真古所谓英伟豪杰之士欤!因作长句以纪其事:

猛虎眈眈威百步,一矢殪之侯其武。

当时得俊惊倒人,此事今无闻往古。

孙郎登车方控弦,千钧石弩伏道边。

终日获彪合足数,中石没羽还徒然。

岂如踵哮负林谷,跃马弯弓洞胸腹。

须知勇锐敌万人,下视彪虎同麋鹿。

声名藉藉喧上郡,边头何忧羌与胡。

愿凭顾陆丹青手,画作洋州射虎图。

绍兴(1144年)甲子十二月丁酉石匠□成立,独孤圯利,武经郎拔发□□兼提衙兵□超,武经大夫□参左使兼辖兵□□成立石”。

此碑今佚。碑文存清万方田、罗秀书等辑注《褒谷古迹辑略》。

在城固不仅有杨从仪墓,还有杨四将军祠。据《关中胜迹图志》载:“杨四将军祠:在城固北十五里。”《陕西通志》载:“宋绍兴二十九年建,祠总管杨从仪。”可见,杨从仪在汉中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惠及千万农民,黎民感恩戴德,给其立了生祠,号称“杨四将军庙”。汉江流域的几十个县多有“杨四庙”。因为他治水泽民,有些在“四”字左旁加了三点水,成为“杨泗庙”。

《杨从仪墓志》,又名《宋安康郡开国侯杨公墓志铭》,宋乾道五年(1169)刻。原存于城固县丁家村南杨从仪墓前亭内,“文革”中残为五段,近年经粘接复原,藏于城固县文化馆。志石为长条形,高228厘米,宽108厘米,厚20厘米。额篆书“宋故和州防御使提举台州崇道观安康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七百户食实封一百户杨公墓志铭”。志文楷书,四十一行,行一百二十字,共四千多字。袁勃撰文,李昌锷书,王椿篆额,王杰镌字。杨从仪为南宋抗金名将,追随吴玢、吴璇屡立战功,惜《宋史》未为立传。

《杨从仪墓志》详细记载了南宋抗金爱国将领杨从仪的生平事迹及战功。楷书41行,满行120字,由袁勃撰文,李昌锷书,王椿篆额,王杰镌字。查李昌锷、王椿在书法史上均无书名。但杨从仪在汉中颇有声名,在城固既有其墓,又有其祠。《杨从仪墓志》是汉中宋人楷书的又一重要史迹。

  

汉中书迹之四十二:

亲王手笔——勉县武侯祠《果亲王题诗碑》

  

果亲王爱新觉罗·允礼(16871738年)封果毅亲王,清康熙帝第十七子,雍正帝异母弟,康熙三十六年丁丑三月初二日寅时生,庶妃陈氏即纯裕勤妃出。其初行次为第二十七。旗籍正红旗。自幼从学沈德潜,豁达识体,不参与皇权之争。且又聪明持重,政绩斐然。乾隆即位后,授总理事务大臣,其死后,乾隆帝深感若失股肱。工书法,善诗词,号春和堂、静远斋,好游历,四川名山大川皆布其足迹,留有遗踪。著有《春和堂集》《古文约选》等。

果亲王历任职位:

雍正元年四月,封果郡王,寻命管理藩院事。

三年,以实心为国、操守清廉,特命食亲王俸,班在顺承郡王上。

六年二月,以效力忠诚,晋果亲王。

七年七月,命管工部事。

八年八月,命总理户部三库事。

十一年八月,授宗令。十月,命管户部事。

十二年七月,命往泰宁,伴送达赖喇嘛还藏并巡阅沿途驻防及绿营官兵。

十三年四月,回京。五月,命值办理苗疆事务处。八月,雍正病危,受遗诏辅政。乾隆即位,命总理事务,解宗令,管理刑部。十一月,赐食亲王双俸,免宴见叩拜。

乾隆元年三月,以事夺双俸。

三年戊午二月初二日丑刻卒,年四十有二,谥毅。

雍正册封果亲王时的《上谕》:

雍正六年二月

上谕宗人府:“果郡王为人直朴谨慎,品行卓然。朕即位以来,命王办理理藩院及三旗事务数年,王失志忠诚,毫不顾及己私,执持正理,概不瞻徇,赞襄朕躬,允称笃敬。王微有弱疾,虽偶在家调养,而一切交办事件仍然尽心料理。今承我圣祖皇考六十余年至圣至神,化洽宇宙之恩,普天共享生平,固无庸似者年诸王效力于其间。朕以为若能尽心为国,备极忠诚,恪守臣子恭顺之道。其人为尤甚,其事为尤难,着将王晋封亲王,为朕之子弟及世世子孙之表范。”

果亲王书法醇儒厚正,神韵天成。在李豫川先生《果亲王四川留墨迹》一文中说:

康熙晚年,因继承帝位而起的争夺战,在诸皇子之间愈演愈烈,“兄弟阋于墙,情如水火,势同敌国,各结党羽,相互排陷,明争暗斗。”允礼先依附皇八子允祀,岂料后来登基的却是皇四子允祯,也就是雍正皇帝。雍正一上台,便对政敌允祀一派大开杀戒,令允礼惶恐不安。幸得与他情谊甚笃又深为雍正信任的皇十三子允祥极力为其说情并保荐,他才获得雍正皇帝重用,被封为果亲王,先后掌管工部、户部和理藩院事务。由于允礼经历了争夺皇位的残酷斗争,深知宦海风波险恶,加之自幼体弱多病,故每日退朝后,辄焚香独坐,修持禅诵,潜心于诗词书画,远离官场纷争,自得其乐。

果亲王书迹较多,著名之作,首数成都杜甫草堂工部祠“少陵草堂”石碑,另在成都武侯祠诸葛亮殿书有“名垂宇宙”的金字大匾。其实果亲王书“名垂宇宙”匾在勉县武侯祠亦有一块,与成都武侯祠 “名垂宇宙”匾基本同时,写于1734年。

  

  

  

雍正十二年(1734年)七月,果亲王受命代表中央政府,伴送达赖喇嘛还藏,并巡阅沿途驻防及绿营官兵。公务之暇,他遍游名胜古迹,作诗题书,留下很多诗书遗迹。在路过沔县武侯祠时,痛感该祠破烂,责令地方官员限期维修。并题两匾:“醇儒气象”、“名垂宇宙”,另写七律一首:

遭逢雨水自南阳,将相才兼管乐长。

羽扇风流看节制,草庐云卧裕筹量。

丹心一片安炎鼎,浩气千秋壮蜀疆。

庙貌嵯峨沔水侧,入门瞻拜肃冠裳。

和硕果亲王题

随后,他护送着七世达赖喇嘛,由沔入川,瞻拜了成都杜甫草堂、武侯祠等,西出打箭炉(今康定),途经昌都、工布江达、墨竹工卡等地,于7月抵达拉萨布达拉宫,然后回京覆命。果亲王身体本来不太好,经过这次万里跋涉,健康状况更差,三年后便与世长辞,年仅42岁。

果亲王在勉县的《题诗碑》为青石,保存良好,碑首上刻二龙戏珠,碑身两侧为阳刻升龙纹饰,碑座浮雕二龙戏珠,一派皇家气象。碑现存勉县武侯祠院内。

  

汉中书迹之四十三:

  

清外交家的馆阁恭楷——勉县武侯祠《黎庶昌祭武侯文碑》

  

  

黎庶昌(18371898),字莼斋,自署黔男子,贵州省遵义县东乡禹门人。是我国晚清时著名的外交家和散文家。治学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所为散文,法度严谨,简练缤密,意境开阔,风格雄奇。一生著述达20多种。已刊行者有《拙尊园丛稿》 (6 ) 、《西洋杂志》 (8 ) 、《丁亥入都纪程》 (2 ) 、《海行录》 (1 ) 、《遵义沙滩黎氏家谱》
(1
) 、《黎氏家集》 (40 ) 、《黎星使宴集合编》 (6 ) 、《曾文正公年谱》 (12 ) 、《全黔国故颂》
(24
) 、《续古文辞类篡》
(28
) 、《古逸丛书》
(200
) 、《古逸丛叙目?/span>
(1
) 、《宋本〈广韵〉校札》、《春秋左传杜注校刊记》 (1 ) 、《青浦县志》 (33
)( 此志由青浦人熊其英编,而创议修志并筹集经费者是黎庶昌) 。另有未刊书稿多种,多已散佚。

清咸丰十一年(1861),贵州因地方战乱停止乡试,黎庶昌北上赴顺天府乡试。时值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太平天国占据南京,清廷内外交困。

同治元年(1862),慈禧太后下诏求言。黎庶昌以廪贡生上《万言书》,痛陈时弊,尽言改良主张。朝廷降旨以知县补用,交曾国藩的江南大营差遣。入曾国藩幕,深得信任,黎庶昌随营6年,与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以文字相交,并称“曾门四弟子”。曾国藩调任,黎庶昌留江苏候补,曾任代理吴江知县、青浦知县、扬州荷花池榷务等职。

光绪二年(1876)起,中国向各国派遣公使。黎庶昌被荐,先后随郭嵩焘、曾纪泽、陈兰彬等出使欧洲,历任驻英吉利、德意志、法兰西、西班牙使馆参赞。在欧洲5年,游历了比利时、瑞士、葡萄牙、奥地利等10国,注意考察各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理和民俗风情等,写成《西洋杂志》一书,成为清代黔北走出封闭“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光绪七年(1881),摧升道员,赐二品顶戴,派任驻日本国大臣。黎庶昌时年44岁。三年后, 回国丁母忧。十三年服阕,再度派驻日本。光绪十六年,任满归国。

18811884年和18871889年,黎庶昌先后两度以道员身份出任中国驻日本国大臣共6年。凡外事活动,坚持维护国家尊严,机敏果断的处理日本出兵朝鲜事件,维护了中国与朝鲜的宗藩关系。使日期间,保护旅日华侨正当权益,也注重睦邻友好关系,所受外交礼遇厚重。为促进中日友好往来做出了卓越贡献。离任时,日本送行的人塞巷盈途,饯行至数百里外。西方各国使臣啧啧称赞,说这是使臣返国从来没有过的现象。

黎庶昌闲暇之时,广交日本朝野文士,于春秋佳节,设文酒会,领首诗词酬唱。诗作辑为 《黎星使宴集合编》共六集,存日本友好人士90 余人、中国使馆人员及国内人士20余人酬唱诗作数百首、文数十篇。其德行文章,深得日本人士敬慕。黎庶昌在日期间,对杨守敬在日本大量采购古书,极为赞赏,杨守敬为他起草一篇《日本访书缘起条例》,遂多方勤奋搜求,许多为国内久已绝迹的古代逸书残本。如《文馆词林》、《太平寰宇记》等,又有很少见的宋刻《老子》、《荀子》等。他曾说秘本珍笈是乃公器,愿与天下学者共之。于光绪中由杨守敬协助,汇辑刻印成《古逸丛书》共200卷,收书26种,装成60,被学术界誉为“海外奇宝”,多为国内所没有的唐、宋、元版古籍。又经杨守敬评校,刻印极精。潘祖荫、李鸿裔见到后,拍案称绝。叶昌炽记其刻书“初印皆用日本皮纸,洁白如玉,墨如点漆,醉心悦目,”可与宋本相媲美。黎庶昌家有“拙尊园”积书2万卷,编有《拙尊园存书目》,按照经、史、子、集、丛书五大类分类。

光绪十七年,黎庶昌任满回国,任川东道员兼重庆海关监督。曾出资创建云贵会馆,举办洋务学堂,培养出国留学人才。

三年后,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黎庶昌奏请东渡排难,未能如愿。

光绪二十一年,家乡大旱,黎庶昌会集在渝同乡捐款白银二万两,购米运遵义赈灾。次年,遵义复旱,时黎庶昌已病回故里,闯讯,电请云贵总督救灾,得拨银2万两救济。

光绪二十三年冬,病逝于禹门沙滩家中,时年61岁。

清光绪十三年(1887)五月,黎庶昌在前往甘肃游历时,路过沔县武侯祠,写祭文一篇,以祭诸葛亮,这就是至今存于勉县武侯祠的《黎庶昌祭武侯文碑》,现嵌于勉县武侯祠寝宫后壁。碑高40厘米,长68厘米,厚12厘米,楷书,黎庶昌撰并书。

从《黎庶昌祭武侯文碑》来看,黎庶昌楷法欧阳询,尤得黄自元真传,笔法纯正,结体严谨,是典型的清代馆阁体。此碑保存良好,书法清劲,文辞尤美,是一通清代学者兼外交高官的恭楷佳作。

《黎庶昌祭武侯文碑》文:

维光绪十三年五月二日,前出使大臣黎庶昌,道出沔阳,谨以只鸡、斗酒、黍饭、豚羹,展谒蜀汉丞相诸葛公忠武侯之墓,而为文以曰:

呜呼!天人之际,盖难明矣。以公之纯忠大节,而志事弗克底于成;以公之远略雄图,而汉祚终于不竞,岂非千载难平之。故望古者,所为遗憾而沾襟,神龙潜渊而久。读公之言教书疏,与陈寿氏所志,犹能仿像其生平。余尝论公之北伐,其智则高祖定秦之智,其心则汤武放弑之心,亘古今而间只,实圣哲之豪英。暨今遵于蜀道,越剑门,登陇首,又翔度乎筹笔之经营,盖深知益险难恃,而乃身抗大敌,诒君父以安荣。世徒羡出师之名美,孰追溯夫虑患之艰贞。如公之仁为己任,死而后已,匪惟百世所心敬,鬼神亦且以震惊。畜私愿于卅载,今始得展乎坟茔,虽鸡黍之薄奠,类苹藻之洁精,侯灵昭哉不昧,冀仿佛而来临。

  

汉中书迹之四十四:

兵家与居士——清管金聚《英雄神仙》碑

  

  

进入陕南留侯祠,首先映入眼帘的,有四个大字:“英雄神仙”。这四个大字,之所以能首先映入游人眼帘,一是因为这四个字刻立在最为醒目的地方;二是因为这四个字较大;三是这四字从书法上来看,是典型的颜体榜书;四是这四字最能与张良的一生相贴切。

《英雄神仙》碑位于张良庙北花园南角的“拜石亭”前,碑高2.6米,宽0.84米,落款为:陕南镇守使管金聚敬书时在己未仲秋。由此可知,“英雄神仙”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为中华民国8(1919)陕南镇守使管金聚撰并书。

管金聚(1896-1927),字宝斋。郓城县水堡管赵楼村人。他自幼家贫而有志,聪明过人,过目不忘。后投笔从戎,父母认为不守本分,多次反对,他就将家中一头小毛驴牵走买掉,做为路费,去了关外,投奔在张作霖部下当兵。由于他重义气,作战英勇,很得张作霖赏识和重用,越级提拔为军官。

管金聚先在河南做过管带(相当于营长),1914随陆建章赴陕任团长。1916年夏任旅长,番号15混成旅,下设三个军,15个整编师和一个黑马团,军威大震。他先任混成旅长,兼任陕南汉中镇守使,与当时与冯玉祥14混成旅并驾齐驱。1917年入川帮助攻打护国军。1918年,护国军胜利,管金聚退回汉中,随之被打败的北洋川军刘存厚军也退到汉中,陕西督军划汉中为刘存厚驻地,管金聚退到凤州。1919年管金聚出兵北上攻打陕西靖国军,占领宝鸡。南北议和后,管金聚率旅部及一个加强营退回凤州。19205月,云南支援陕西靖国军的叶荃八军,经凤州返回四川,击溃管金聚部,俘获管金聚。因为叶荃使用了诡计,觉得对不住管金聚,加上管金聚此人为官尚属比较好的,所以,释放了管金聚。管金聚被放后去了宝鸡。约在1922年,冯玉祥入陕还曾经要派人和驻扎在宝鸡的管金聚联系。这以后,管金聚不愿参加国内战乱,解甲归田,隐居于开封,闭门不出,专心事佛,人称管老居士。1927年病故。

镇守使为中国北洋政府时期临时军事官衔编制,设置于省内某一要地,职权与前清总兵类似(有不少镇守使就是有原总兵改置),相当于今天的省军分区司令,其官署则称为镇守使署。镇守使均由中央陆军部任命,常由现役师、旅长(中、少将)中派充,设立法源为19131219日实施的《护军使暂行条例》。后人多将此时期的镇守使归为北洋军阀之一。直至1920年代末期,随着国民政府象征性统一中国后,镇守使官衔编制才陆续取消。

陕南镇守使于19136月设。曾任此职的有:

张钫(1913.6.13-1915.5.21免)

陈树藩(1915.5.21-1916.1.25调)

贾德耀(1916.1.27-1916.7.25辞)
  

管金聚(1916.7.15-1920.6.9免)  

张宝麟(1920.6.9-1921
  吴新田(1921.12.28-1922.3.24免)
  刘宝善(1922.3.24-1925.1.14免) 

张耀枢(1925.1.14-1926

管金聚兼任陕南镇守使时,提倡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清正廉洁,知人善任。其亲友跟随他多年,有才能的才升官,无作为的只管饭不给钱。其村有李姓人,做了褒城、风县两任知县,很得他的赏识和百姓拥戴,离任时百姓自发送了万民伞。管金聚有很强的乡土观念,只要是鲁西南人,但凡前去投奔者,就有吃有住,临走给足路费。其官风在陕西,特别是陕南一带德高望重,有口皆碑。当时,陆军总长段祺瑞称管金聚为“兵家”,并亲题“将有儒风”相赠。

《英雄神仙》碑书写时间为已未仲秋,《中华民国史事日志》载:“1919,中华民国八年己未一月,陕南镇守使管金聚自凤县攻占宝鸡,败靖国军。”从时间和史实来看,此碑是于191910月,管金聚进攻关中靖国军后游历张良庙所立。

  “英雄神仙”四字对张良来说,是其一生最好的概括。而观管金聚一生,先是兵家,再是居士,似也受张良的影响,如此,也可以说,“英雄神仙”也可说是管金聚一生的追求。

  

汉中书迹之四十五:

书论家的行书——清张绳直《临池臆说》碑

  

  

张绳直先生是晚清汉中城固县书法的一个代表人物。

在书法理论上,张绳直先生留下了《临池臆说》一文,在书法创作上,既有楷书《祖师田氏传》传世,又有行书《临池臆说》碑传世。其书法水平,完全可以侪身于清朝书法名家行列,可惜其身处于偏僻小城,后人又缺乏研究与宣传,张绳直先生也就只能默默无闻。

张绳直先生《临池臆说》碑,原在城固西1.5公里野鹤观中,1958年生产队抬到库房放化肥,有些字已脱落。1980年文物普查中运存五门堰文管所。碑高190厘米,宽85厘米,厚20厘米。两面刻,每面分3段,每段25行,每行12字。末署“张柳堂著并书”。款识:“嘉庆二十五年岁次庚辰(1820)七月望日”。柳堂,即张绳直,举人,曾任知县,工书法。

张绳直先生《临池臆说》,是一篇书、论双璧之作。作为书论,张绳直先生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写成《临池臆说》一文,归里后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手书刻石。他将自己的学书经验加以总结,缀而成篇,著成汉中书法史上第一篇丰富的初学书法导论。其内容,前半部分推行“永字八法”之用笔,后半部分评晋、唐、宋、元、明各书法家之优劣。

作为书法作品,《临池臆说》碑能充分体现张绳直先生的行书水平。

  

  

张绳直先生对行书很有研究,这从他的《临池臆说》一文中要以知道他对王羲之一路书风比较看重。而他的行书,主要面貌是从《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而来,他有一件传世的《张绳直临王书圣教序中堂》墨迹,从其结构的把握,和用笔的灵活来看,张绳直先生已经深得《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的精髓,可说此作为形神兼备的临王佳作。

而张绳直先生的《临池臆说》碑正文,亦是行书,更是成熟的王系书风,很多字的结体,完全胎息于《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

综观上述两件书作,可知张绳直先生的行书,基本上是学习王羲之而来。据说在民国时期,很多人专程来拓此碑,兼之此碑碑文为小行书,这也就导致了此碑字迹现在很多已经漫漶不清。如果现代人能以拓片再刻的话,自然是对张绳直先生,乃至于汉中书法,都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汉中书迹之四十六:

状元书法——毕沅《汉征西将军马公超墓》等墓碑

  

    

  

毕沅(1730-1797),清代官员、学者。字纕蘅,号秋帆,因从沈德潜学于灵岩山,自号灵岩山人。镇洋(今江苏太仓)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廷试第一,状元及第,授翰林院编修。乾隆三十八年,擢陕西巡抚。奉祀文、武、成、康四王及周公墓。缮修华狱庙等名胜古迹。征集碑刻,储藏于学宫。乾隆四十一年,赏戴花翎。乾隆四十四年,老母去世,离职守丧。乾隆五十年(1785)累官至河南巡抚,擢湖广总督。嘉庆元年(1796)赏轻车都尉世袭。病逝后,赠太子太保,赐祭葬。

毕沅于经史、书画、小学、金石、诗文、地理之学,无不贯通。为编撰《关中金石记》,搜罗秦中文献1 500余种。家有“经训堂”、“灵岩山馆”,是藏书之所。编撰有《经训堂书目》。辑刊《经训堂丛书》,收书21种,是辑者注释、校订重要古籍的汇刻,由洪亮吉、孙星衍等共同校理,因名家所校,刻印质量高,被藏书家称为善本收藏。其中《山海经》、《吕氏春秋》、《释名疏证》等校本,尤为精善。其他如《长安志》、《晋泰康三年地记》,流传极少,是考证西北古史地所必备之书。刊刻图书数种。藏书印有“毕沅审定”、“秋帆珍赏”、“经训堂珍藏印”、“秋帆书画图章”、“毕沅鉴藏”、“毕沅一字湘蘅”等。著有《传经表》、《续资治通鉴》(二书多出自章学诚之手)、《山海经晋书地理书校注》、《西安省志》、《关中胜迹图记》、《关中中州山左金石诸记》、《灵岩山人诗文集》等。

毕沅是一代状元。而其状元,纯属侥幸所得,这在中国科举史上,是一段有名的典故。

毕沅幼年失父,由母亲张藻养育成人,后至苏州灵岩山,拜沈德潜从学。乾隆二十五年(1760)三月,毕沅参加会试。会试分三场,初九、十二、十五日各一场。四月发榜,毕沅榜上有名。能否登科,还得看四月二十六日殿试。殿试时间为一白昼,未能完卷者,列入三甲之末。

四月二十五日夜,毕沅与同僚诸重光、童凤三在军机处值班。他们三人都已通过会试,第二日将参加殿试。诸、童二人想回寓所准备考试,让毕沅一人值班,说:“我俩书法好,可望夺魁。你书法不行,就别作非分之想了,替我们代劳吧!”殿试确有偏重书法的现象,毕沅见二位同僚如此讲,也就答应了。当夜,陕甘总督黄廷桂关于新疆屯田事宜的奏折下转军机处,毕沅详加研读。

翌日,殿试开考。毕沅打开试卷一看,时务策正是策问新疆屯田事宜。他胸有成竹,挥笔立就。

第二、三天,诸读卷大臣在文华殿阅卷。毕沅楷书不太好,但立论高深,倍受读卷大臣关注,列为第四名。第四天,乾隆帝在中和殿听读卷大臣读卷,对毕沅卷子极为欣赏,擢为一甲第一名。诸重光得了一甲二名,即榜眼。而童凤三位列二甲第六名。当诸、童二人得知毕沅那晚之事,无不嗟叹。

毕沅能考上状元,是典型的老实人享福的一个例证。

而这个史事也说明,毕沅的书法楷书有点差,以至于在其身后少见有楷书传世。

毕沅传世书法较多的是隶书。尤其在汉中,多见毕沅的书迹。这主要是在乾隆四十一年(1776),时为陕西巡抚的毕沅,曾为马超、张骞、李固、萧何、樊哙、杨从仪墓、汉大将军韩信拜将台等历史遗迹书丹立碑或题写墓志铭。

张骞墓,在今城固县西3.5公里饶家营,墓前石碑3通。正中1通高182厘米,宽80厘米,厚18厘米,上刻隶书“汉博望侯张公骞墓”,为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陕西巡抚毕沅书。

李固墓, 在今城固县城西15公里的柳林镇李固庙村北高坡沿上。现墓前有碑3通,其中清碑1通,上刻隶书“汉太尉李公固墓”, 乾隆四十一年(1776)陕西巡抚毕沅书。

马超墓,在今勉县西4公里继光村墓前石碑1通,上刻“汉征西将军马公超墓”,为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陕西巡抚毕沅书。

樊哙墓,在城固县北5公里黄家村。墓前有“汉舞阳侯樊将军墓”石碑,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陕西巡抚毕沅书。

李固墓,位于汉中城固县柳林镇小营村。墓前有一石碑,碑刻隶书“汉太尉李公固墓”,系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陕西巡抚毕沅所书。

在古汉台,也立有 “汉大将军韩信拜将台”, 系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陕西巡抚毕沅所书。

  

汉中书迹之四十七:

书论家的精心唐楷——清张绳直《祖师田氏传》碑


       在汉中书法史上,楷书是汉中书法的重要书体,这是因为有《石门铭》的缘故。民国时期的楷书尤盛,特别是出现了王世镗、文伯子这样的大批善长楷书的大家。在解放后,又出现了徐毓泉、张文德、魏俊初等诸先生的楷书。但实话说,他们都是以魏碑楷书见长。而真正如陈竹朋先生那样以唐楷立世的,实在是少见,而张绳直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位。

张绳直的传世书作,除了偶见的行书墨迹外,主要有两件代表作品,一是行书《临池臆说》碑,石刻碑文存五门堰文管所。另一个是唐楷《祖师田氏传》碑,碑也在五门堰文管所,只是其名气没有《临池臆说》碑那样大。

《祖师田氏传》碑的碑文节录如下:

祖师姓田氏,法名宏善,号野鹤世派,曰真口口王考讳继安,妣氏王生,兄弟三人。祖师其长也,幼多疾。出尘于邑之集灵观。长通诗书、礼乐、道经、儒术、诸子百家,皆拜师静机道人教也。静机,山东莱州人,繇武进士,为龙门派第五代法裔。视祖师为子。静机化,祖师所偷习兵法,亦既熟,适逢闯叛,投邑之康将军麾下,为步卒七年,事平复还里,为道士。又遇清溪道者,授以秘方,能过阴豫,知休咎,随地化人。时则有西邑之参军张傲侯,洋邑之郡守张京铨(撰有塔下碑文),南郑之太守顾霞,皆所夙契而深悉者,盖五十年来,觉破名利,复固元神,是以虽死之日,尤生之年,夫均之为羽流,而生能盖于世,殁则于神,非以其爱物济人之心,持之坚行之力,终生无所为而为哉。行且千载不朽,踵大罗诸仙后道,同于圣贤而德比于天地。祖师前明天启七年生,寿七十有八,我朝康熙丁丑七月望前无疾而卒,是为传。

原任山东登州府黄县知县已酉拔贡弟子张绳直熏沐撰书。

嘉庆二十五年岁次庚辰孟秋立。

此碑为张绳直的楷书精心之作,碑保存尚好,字迹清晰。从此碑可知,张绳直对柳公权楷书颇有研究,结体严谨,用笔到位。应该说,在汉中的碑刻确实不少,然而由书法名家精心书丹的碑刻不是太多,而且在汉中诸碑刻中,如此精到的唐楷书作,更是罕见。也因此,由民国时期的汉中书法名家张绳直书写的《祖师田氏传》,应是一通上乘的唐楷之作。

  

       汉中书迹之四十八:

草圣题字——于右任题《武侯中学》

  

  

  

于右任(1879-1964),原名于伯循,别署骚心、髯翁,晚年号太平老人,陕西省三原县人,祖籍泾阳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举人。19068月在日本追随孙中山时加入中国同盟会。中国国民党元老,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诗人、书法家,被誉为“近代草圣”。

于右任在汉中有许多书法作品传世,这主要是由于他在1941年末至1942年初曾有一次陕南之行。

陕南属于中华民族的西北。西北之地在民国时期备受朝野关注,并先后以北伐成功后西北军事及赈灾、九·一八东北沦陷、七·七抗战爆发为标志,出现了三次“开发建设”西北的高潮,政要、专家络绎仆仆于陇海道上,做各种各样的视察或考察。1941918日始,63岁的监察院长于右任先生,由重庆飞抵兰州,先后视察了甘肃、青海,又折回陕西视察,最后取道陕南回渝。

于右任此次西北之行的成果,一是结束视察之后,向中央提出了著名的“十年万井计划”和设立敦煌艺术学院的议案,二是留下了20余首风格壮伟的诗词曲作。其中一首《无题》就是于先生谒武侯墓时所写:

《无题》

  沔县谒武侯墓,墓前双桂枝干挺拔,浓荫及亩,因同卫聚贤、曾子才、王慕曾、张庚由等摄影其下。

  老桂空山伴武乡,千年坟土并生香;

  羹州松树成都柏,同为乾坤作栋梁

王慕曾是当时的勉县县长。据《勉县县志·大事记》:

民国31年(19423月,国民党政府监察院长于右任来县视察,游览武侯墓、石门,并对群众讲话。

于右任先生在陕南,还留下了大量的书法作品:

辞汉万户;

送秦一锥。

——题陕西省留坝县庙台子镇张良庙

大名垂宇宙,

遗像肃清风。

——题勉县武侯祠联。

于右任先生还为现在的勉县一中,原名“武侯中学”,题写了校名。

关于于右任先生1941年末至1942年初在汉中的这段史事,何挺警老先生的回忆最为真切,在《陕西日报》记者刘锦、陈圣强采访的《何挺警,于右任的汉中学生》一文中说:

1941年秋,于右任由敦煌回归四川,在汉中停留了大约六七天,由何挺警全程陪同。“第一天,于右任邀请了汉中文化界60岁以上老先生见面,场面很大,大约有四五十人,还给两位生活拮据的老先生各资助500元。”何老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当时的事儿,“于右任在汉中天天写字,络绎不绝,汉中那时候,宣纸奇缺,我在汉中一个大商户家里讨了些宣纸,他分别给汉中一些老先生写了不少字,还为几所学校题写了校名。”

于先生给何老也写了不少字,并亲自给他题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可惜这十余幅题字都在“文革”中被毁。于先生在汉中每次写字都是何老牵纸,于先生的副官盖印。于先生曾风趣地说:“我发明了一个字的草书,‘词’,草书多写一笔和少写一笔,即成为另一个字,一定要注意。我早年是学赵孟,继学魏碑,中年学草书,强迫自己一天记一个字,晚上在被子里用手比划,被里子都划烂了。” 

作为一代草圣的于右任先生,他短暂的陕南之行,不仅在汉中留下了一段名人轶事,更在汉中留下了大量的书法作品,尤其是影响了诸如何挺警先生一样的大批书法爱好者。

  

汉中书迹之四十九:

中国公路之父书法——赵祖康《柴关岭碑》


       在汉中张良庙最高处,有一座重檐斗拱的彩绘八角亭,巍然屹立在绿树丛林中。亭内有一尊大理石石碑,碑面刻有“柴关岭”三个醒目的朱红大字。

  

柴关岭,海拔 1654 米,为宝汉公路的要冲,亦是古道中的重要关口。乾隆末年,有史料称柴关岭上“有连理树两株并立,高二丈许,中忽挺横枝连互如桥”,此处曾建“连理亭”,岭上奇观甚多。目前也只有《柴关岭碑》亭,路人过此,必驻足休憩,或摄影留念。

  

现碑亭中之《柴关岭碑》,碑中为“柴关岭”三个大字,落款为“民国廿五年十月,赵祖康题”。

赵祖康(190091日—1995119日),字静侯。出生于江苏省松江县城厢镇。自幼嗜学好问,喜听大人读书声,并朗朗仿诵。擅长作文,老师称其有文学天才,曾参加全县征文比赛,获得金质奖章。18岁,考进南洋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前身),1921年,转入唐山交通大学攻读土木工程,将“致力工程,为民服务”,作为终生奋斗的目标。曾写了“开边须筑路,救国仗书生”的豪迈诗句。五四运动后,他认为救国必须有真才实学,自勉“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废读书”作为座右铭。1922年,以出众的成绩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分校(唐山交通大学)土木系。1930年,由铁道部派去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院,进修道路与排水工程。1932年,学成回国,进入全国经济委员会筹备处,担任道路股股长、副处长、处长到副总局长,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组织力量赴前方抢修公路,又加紧筹划西北和西南国际补干线公路的修筑,曾因劳累致疾,写下了“久愿风尘殉祖国,宁甘药饵送余生”的诗句。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到上海担任工务局局长。19495月,上海解放前夕,他曾担任了7天的代理市长,得到了当时陈毅市长的嘉许,并即委派他担任上海人民政府工务局局长,后任上海市规划建筑管理局局长、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副市长、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曾任全国人大第一、二、三、四、五、六届代表,上海市政协第一、二、三、四届常委、五届副主席。在学术团体方面:历任中国公路学会名誉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二、三届副理事长,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在政治团体中:任民革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民革名誉主席等职。

西汉公路,从西安到汉中,由赵祖康主修。新修工程由宝鸡到汉中,长254公里。该路所经之地,就是古蜀道的北栈道部分,大诗人李白曾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名句,足见其艰险程度。该路自1934年底动工,19365月抢通。

赵祖康作为一位道路工程专家,1986年的《上海交通大学通讯》曾介绍说:“路从他脚下延伸”。作为一位市政工程专家,1989年,当他90寿辰时,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曾亲往祝贺,称他:“年高德劭,功在上海”。赵祖康被誉为“中国公路与市政工程的奠基人”, “中国公路之父”。

在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十月,即西汉公路之宝鸡到汉中段修通后,赵祖康先生挥毫走笔,同时为沿路主要景点均题字刻碑,这就是现在宝汉公路沿线上的《柴关岭碑》《酒奠梁碑》《古大散关碑》。

  

赵祖康先生为道路工程专家,然其书法堪称长枪大戟,虬劲苍古,豪迈而又不失文人风范。其字与其所修公路相依伴,既相得益彰,又倍增光彩,每当游人至此,无不为这位重修古道,天堑变通途的专家与文人表示深深地敬意。

  

汉中书迹之五十:

汉南书院师生情——王卓《蓝培源墓志铭》

  

《蓝培源墓志铭》,在南郑县里八沟乡青山沟村蓝培源墓前,民国32年(1943)刻,钟允谐撰文,张永宣撰联,刘执锐篆额,王卓书丹,章尚志镌石。三碑并联为牌楼式,中为墓表,高120厘米,宽55厘米,厚16厘米。侧镶两碑,各高86厘米,宽43厘米,共刻楷书铭文37行,满行35字。

据《汉中地区志》:

蓝培原(18681941),字葆初,南郑县里八沟乡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举,出任汉南书院讲席,倡导教学相长。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蓝培原与钟允谐(字琴南,举人)筹捐白银1.8万余两,创办南郑县立小学堂(今汉中师范前身)。光绪三十三年,又用清收的庙产创立上红花河公立初等小学堂(今青山沟小学前身)。宣统元年(1909),蓝培原赴北京参加礼部会试中选,佥分山西候用知县。辛亥革命起,返回南郑,继续兴办教育。民国4年(1915),创建南郑县立女子高等学校(今汉中市中山街小学前身),任校长,又先后募捐修建楼房两座,平房44间。民国5年(1916),与覃绍烈、刘执锐建立南郑县立南区高等小学校(今牟家坝小学)。民国11年(1922),蓝培原当选为陕西省参议会议员,倡导发展教育,振兴实业。民国8年(1919),受任南郑县修志局局长,主纂《续修南郑县志》。民国13年(1924),与沔县侯剑澄、城固王晓康,倡议重刻嘉庆《汉中府志》(即清嘉庆严如《汉南续修郡志》)33卷,使这部濒临散佚的汉中重要地方史志文献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蓝晚年退居山村,事母教子。生前所著《琐忆》、《诗稿》各一卷,已佚。

又据《南郑县志》:

蓝培原(18681941),字葆初,本县里八沟乡人。少时就读于私塾,聪颖诚笃,后因家贫辍学,且耕且读,学识日长。20岁时考入县学,因诗文出众,被选为廪生。生前所著《琐忆》、《诗稿》各一卷,已佚,现仅存《书怀》诗一首,已收入《续陕西通志》。

据《汉中地区志·大事记》:

民国九年(1920),续修《南郑县志》,由蓝培源主修,次年完成,共732目。

由《汉中地区志》和《南郑县志》可知,蓝培原是对汉中文化教育做过巨大贡献的南郑人,创办学校,续修《南郑县志》,重刻《汉中府志》,都是功载千秋,名垂汉中的伟业,可惜其生前著述已佚,很难让后人再拜读这位汉中本地先贤的个人遗作。

好在有他的同事、执友们还为其立碑纪事,这就是《蓝培源墓志铭》。撰文者钟允谐曾与蓝培源共同于1905年筹银创办南郑县立小学堂(今汉中师范前身),篆额者刘执锐与蓝培源共同于1916年创建南郑县立南区高等小学校(今牟家坝小学),书丹者王卓曾就读于蓝培源主讲的汉南书院。

据《勉县志》:

王卓(18821967),字尔卿,号云栈居士,老道寺纪寨人。汉南书院首届毕业生,品学兼优,奖岁贡生,留校任学监、庶务主任等职。民国1619(19271930),任褒城县教育局长兼赈济委员。与杨寨人雷旭亮编写《褒城县志》(未成稿)。24(1935)任汉中联中庶务主任。35(1946)当选乡人民代表、县参议员,正直敢言,抵制县长蒋孝安请修褒城城垣案。临解放,对县长陈远维购买枪支、组织“应变委员会”提出异议。解放后,任原褒城县副县长,分管文教工作。虽年逾古稀,仍察看中小学校舍及学生学习情况等。1957年春,手撰《节育我见》一文,主张提高人口素质,少生优生,增进民族富强。1959年后,当选为沔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县政协副主席。擅长书法,珍藏有不少名人字画。藏书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焚。

王卓,勉县人,擅长书法,可惜现无其它书作传世,而《蓝培源墓志铭》有可能是其唯一的传世楷书。

  

汉中书迹之五十一:

并非明人之作——王世镗《章草草诀歌》

  

  

《章草草诀歌》为王世镗于1913年作,1914年刻,初名《增改草诀歌》。1925年由卓君庸初印时更名为《章草草诀歌》,遂以此名流行于世。

《章草草诀歌》共133韵,1330字。因其主要是在传为王羲之所作的《草诀歌》基础上增改而成,故其内容与《草诀歌》大体相同,但因是“增改”,故也有不同。

所以,王世镗大量增加了内容,同时也修改了部分内容,如“谩夸兹生富,谨防俗伪姗。六手流为禀,七红滥谓袁。奉强十朱拟,言空三口宣。无名遽割裂,谬种盛播传”就是对旧传的《草诀歌》内容的校正。

就是王世镗的这本《增改草诀歌》,引起了一场章草史上的冤案。1925年,卓君庸在《章草草诀歌》的自跋云:

近岁从事编辑章草,偶得此本,中所坏益字数颇为不少,惜不着书者姓氏。顾其笔意高古,议论中肯,非精通小学、苦攻稿法者未易臻此。其明季宋祝以后继起之人物欤?乙丑夏日,定谋跋。

自被卓君庸翻刻托伪之后,取名《章草草诀歌》,从此《章草草诀歌》流行书界,并成为清末民初以来章草研究的代表著作,在整个草书研究史上,也起了划时代的重要作用。现在,此书在书界广为流传,并被多次翻印。然而,许多使用者对此书的作者,及此书的版本流序不得而知,甚至还有人把其归为卓君庸著作,在卓君庸生平上竟有“卓君庸著有《章草歌诀》”的字样。有的还在惑疑此作非王世镗所作,提出再论《章草草诀歌》的作者问题。

经过笔者的考证,《章草草诀歌》原名即《增改草诀歌》,不是所谓的明人之作,而确为王世镗所书写,更是王世镗的第一本书学专著。

王世镗作《增改草诀歌》的目的,按徐毓泉先生在《近代章草大家王世镗——兼述“一段离奇章草案” 》一文说:

旧传之《草诀歌》,伪托右军,既多讹误,且多俗体,误人不浅,先生在任镇巴知事时,曾加以改订为《增改草诀歌》,手书上石,但因石劣工拙,正文脱至一百四十字,注语更颠倒错乱,不可卒读。拓二十余本后即弃置之。

按徐之说,一是王世镗之作的目的是改订传为王羲之的《草诀歌》,其源本当然也是此《草诀歌》。二是改订。既然是改订,那当然就有源本《草诀歌》的内容,当然也有王世镗改订后的新内容。三是书名叫《增改草诀歌》,这个书名,既保持了源本,又体现了王世镗的创造性。四是只拓20余本,说明流传不广。四是王世镗手书上石,也就是说,这是王世镗书写的。五是刊刻时间是王世镗任镇巴县知事时,而王世镗是19141916年,王世镗任定远县知事,19161917年,王世镗任镇巴县知事,而定远县是镇巴县的前身,时间也短,所以一般统称为镇巴县。现在很多论者认为王世镗此作是刻于1914年,这个论断从时间上来说,也是合理之说。

《章草草诀歌》的历次刻石,现在已不可再得。而其拓本,也正是因了卓君庸的翻刻,而得以流传;也正是有了那场世纪冤案,也才使王世镗的书法艺术及其著作《增改草诀歌》,名闻书界,声震中外。

  

       汉中书迹之五十二

  

百衲成书——王世镗《稿诀集字》

  

  


  

  

《稿诀集字》是王世镗继《增改草诀歌》之后的又一部力作,《稿诀集字》的源本是《增改草诀歌》。草成于1924年,1989年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陕西汉中市博物馆再次发行《稿诀集字》时的序言说:

平生所致力者,尤在严章今之辩,常本此旨,为改订坊本之草诀歌,纠前人之谬,于一九一七年将自书的《增改草诀歌》在镇巴县刻石,因石粗工拙,正文脱至百五十字,拓廿余本即弃之。又于一九二四年乃另辑一百衲本,兼收章今,名曰《稿诀集字》。

此《序》有一处错误,认为《增改草诀歌》于一九一七年在镇巴县刻石。其实,《增改草诀歌》最早是在1914年刻石,只是在1917年补刻。

从内容上来看,《稿诀集字》完全是在《增改草诀歌》的源本上完成的,而《增改草诀歌酚质窃诖豸酥恫菥鞲琛坊∩喜摹M跏里邸陡寰骷帧纷园显疲?/span>

不在军阀,又非政客。文字生涯,聊乐我室。旧《草诀歌》,俗谬灭裂。右军才凋,何得有此。因而改作,集以名帖。为日既久,增文数百。庶无内壁之嫌,尚便临池而别。其若一字数写,章今重叠,部首通假,用意各别,散见释文,不复赘说。民国第一甲子云津积铁子王世镗并识。

民国第一甲子就是指民国13年,即1924年,王世镗时年57岁月,时任西乡县知事。

可见,《稿诀集字》成书于1924年,但刻石却完成于1928年。在《稿诀集字》原石上有一段小语,一般不为人注意,但亦足可证明《稿诀集字》刻成于1928年:

南郑王益才镌石,民国十七年七月十四日竣。

《稿诀集字》不是王世镗手书,而是由王世镗集前人20多种名帖之字而成,属于集字本,或云百衲本。《稿诀集字》附有《稿诀》所集各晔叮?/span>

     《急就章》           刍;   《贺书孝经》       力;

     《祝枝山书》       礻;   《月仪》               月;

     《孙千字文》       孑;   《三希堂》           三;

     《傅青主》           亻;   《出师颂》           出;

     《智永千文》       矢;   《南唐昇元帖》      

     《淳化阁》           氵;   《赵临十七帖》   土;

     《李书绝交论》   木;   《绛帖》               纟;

     《戏鸿堂》           戈;   《草字彙》           艹;

     《十七帖》           十;   《大玉烟堂》       大;

     《书谱》               书;   《宋仲温书》       宀。

       从所列所集帖源来看,《稿诀集字》的取字,不局限于章草,而是章、今兼有。

《稿诀集字》中的“小注”是由王世镗所作,但刻石时并非王世镗本人所写,而是由汉中当时的九名书家所写,共有三种书体:隶、楷、行,从这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稿诀集字》的完成,有赖于汉中众多书家的大力支持。《稿诀集字》后附有程立中跋:

宝峰山道院落成,观察阮公命以王君《稿诀》刻石,嵌之壁间,用公同好赞助者沙君品三、张君士如、岳君渊渟、杜君勉常、王君蕴山、胡君介人、张君书亮、徐君泽生,皆一时名流,或书释,或题跋,足尽东南之美,顾王君此作为救坊间《草诀》之弊。

另外,在《稿诀集字》前尚有汉中当时著名书法家文成郁的题名:《稿诀》,落款为“己未仲春,蜀东文成郁题”。盖己未指1919年即民国8年,那时《稿诀集字》还未成书,何以题名?原来文成郁的题名是对《增改草诀歌》而题,而《稿诀集字》是《增改草诀歌》的修改本,故而此处也沿用1919年的题名。

王世镗所著的《稿诀集字》,虽不是其个人书写,而是集前贤之字而百衲成本,但自其刻石之后,便在汉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又因为现在刻石已经移至古汉台碑廊,又为汉中的书法增添了一处胜迹。  
  

  汉中书迹之五十三

  

隶意魏楷——王世镗楷书《沧浪亭记》

  

  
         历史上著名的沧浪亭,在今江苏苏州市,为宋代诗人苏舜钦所建,苏舜钦和明代归有光均作有著名的《沧浪亭记》。而王世镗楷书《沧浪亭记》中的沧浪亭,则是指古汉台中镜吾池上的沧浪亭。

关于汉中古汉台的沧浪亭,原还有一段典故。

在古汉台有一长方形的水池,经考证,此为古汉中道署十景之一的“镜吾池”, 镜吾,即以水为镜,以静吾心之意。郑伯愚《汉中道署十景诗》中有《镜吾池》:

池塘如镜水平芜,照得今吾即故吾。

莫笑萍踪飘不定,春风一约自同趋。

镜吾池于清道光间,由汉中知府段大章主持修建。据民国《续修南郑县志》中《新修汉台池亭记》载:

池北为亭,三面跨池,中通以桥。亭北又为屋三间,轩南面水。又为长廊曲槛,由东厅至池亭,以及汉台登降之道,皆联缀之。凡两阅月而工竣。名其亭曰‘镜吾’,以其水清可镜也。屋曰‘枕松舫’,以适当古松之阴也。

由此记载可知,镜吾池中原有一亭,名“镜吾亭”。而到了民国十五年(1926),汉中道尹为阮贞豫,命其幕僚程立中维修道署工程。修竣,程立中突发奇想,认为“镜吾者,是亭之名,非池之名”,故拟改“镜吾亭”为“沧浪亭”,经请示阮贞豫后,就更名为“沧浪亭”,并撰写了一篇《沧浪亭记》,由王世镗书写,刻碑记事。这就是流传下来的王世镗楷书《沧浪亭记》。

《沧浪亭记》碑文如下:

阮公擢迁道尹之明年,余监修全署工程。讫日长如年,暇豫无事,或流连于国文学校,则见盈庭桃李,咸漱六艺之芳;或徙倚于竹林阁中,则睹满径琅,如对七贤之雅。益憬然。公之诱掖后进,追美前哲,良有以也。方踌躇间,有客蹁跹而至,叩其姓氏,笑而不答,急要余与之游,于是陟汉台,览蓬莱,坐一草,挹清晖,度桂荫,登望江,憩竹林,临镜吾,乘松航,且行且咏沧浪之歌,不解其所指。游既毕,余曰:观止矣。客曰:嘻!昔之凋残不堪入目者,今胡为焕然一新,别有天地也,可见事在人为,天下无不可立之事业。谚云:官不修道,大都因苟且而已。虽然,物之盛衰兴废,亦各有其时,设使观察有此惠政而先生无此毅力,其何能兴?即今有此毅力,而无不与以可为之,会抑岂能成此大观?有数存焉,其依然乎?既而曰:物必有名,池上之亭,何独无耶?余曰:响之镜吾者,是亭之名,非池之名,今特易之耳。客曰:易别以名之。余曰:唯唯。忽闻戛然长鸣,有飞而过者,客倏不知其所往。余曰:噫!是矣,是矣。亟请于公,遂以沧浪名其亭,因为之记。

白河程立中撰

云津王世镗书

中华民国十有五年岁次丙寅孟夏三月勒石

《沧浪亭记》为王世镗59岁时书,正是王世镗精力旺盛之时,其书法以龙门笔法为主,又多呈现二爨面目,隶意甚浓,朴茂天然,堪为王世镗魏碑楷书代表作品之一。原碑已不知下落,幸有拓本流传,现收录《王世镗先生翰墨》一书

  

汉中书迹之五十四:

临帖石刻——王世镗章草《急就篇》

  

据汉中市博物馆《大事记》载:

民国14年(1925),汉中道尹阮贞豫整修古汉台,新建竹林阁,聚集汉中书画名流,极盛一时。

又据《汉中地情网》之“古今人物·阮贞豫”介绍:

民国15年(1926),与幕宾程煜中带头募捐,培修哑姑山宝峰寺,将汉中著名书法家王世镗的《稿诀集字》刻石,嵌于该道院南厦过道,传诸后世。又在道署之东西两院,设国文专修讲习班,聘王幼丞、何省三主讲;在联中礼堂设讲经会,聘王幼丞、赖承昭主讲四书五经。在古汉台内增建竹林阁,将桂荫堂整饰一新,招贤纳士。汉中名流王幼丞、王世镗、徐泽生、陈次石等在此展纸挥毫,吟诗作画,盛极一时。

无论是1925年,还是1926年,总之,是由阮贞豫主持整修了古汉台,新建了竹林阁。而竹林阁也成为汉中道署十景之一,有民国郑伯愚等人所作《汉中道署十景诗》,其中第十首就是《竹林阁》:

修篁矗矗秀参天,晋代风流忆七贤,

碑碣琳琅嵌四壁,莫教漶漫化云烟。

诗中所说的“碑碣琳琅”,就是指的竹林阁碑廊,也成为后来的古汉台碑林。民国十六年(1927),王世镗节临汉初史游《急就篇》,以应程立中为竹林阁碑廊之求,现嵌立于南院碑廊。其内容是:

汉地广大,无不容盛。万方来朝,臣妾使令。边境无事,中国安宁。百姓承德,阴阳和平。风雨时节,莫不兹荣。蝗虫不起,五谷熟成。贤圣并进,博士先生。长乐无极老复丁。

这幅章草作品,是王世镗60岁时的临作,可谓用笔奔放,人书俱老。从目前所见王世镗作品来看,大多是其创作之作,而临帖作品,仅有三件,一是楷书节临的龙门二十品《广川王祖母太妃侯造像题记》。二是节临的史游《急就篇》墨本,在《王世镗先生翰墨》中有录。三是节临的史游《急就篇》拓本,在《王世镗先生翰墨》中也有录。而这个拓本,就是来源于竹林阁的石碑。

  

汉中书迹之五十五:

  

龙门意象——王世镗楷书《重修南郑县议会记》

  

  

  

       《水经·沔水注》:“《耆旧传》云,南郑之号始于郑桓公。桓公死于犬戎,其民南奔,故以南郑为称。”南郑在周代即为汉水上中游地区重镇,战国时期置县。为陕西置县最早者之一。自公元前451年秦筑南郑城后,历为汉中郡、道、府下辖之县。民国时期的南郑县,主要是指现在的汉台区。

县级议会,是民国时期的县级咨询和立法机关。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预备立宪,于各省筹设咨议局,并预备设立各府县议事会。民国初正式成立县议会,其性质是一县的咨询和立法机关,有权制定县内法律、法令,及选举县知事等。

南郑县亦有议会,据《南郑县志》载:民国14年(19251227日,因县议会届满未改选,加之部分议员行为不轨,引起民怨,来自县内5个区的200余人找到议会,要求改选。

民国时期的南郑县本有议会,其址在万寿宫,后遭解散。在阮贞豫为南郑知县时,另择址重建,恢复议会,于中华民国十三年(1924年)完成。遂有南郑郑桂麟撰文,天津王世镗书丹,立碑以纪其事,这便是王世镗又一楷书名作《重修陕西南郑县议会记》,得以传世。

《重修陕西南郑县议会记》文曰:

议会在县治东北隅,民国纪元就前清万寿宫基创修之。迨民国三年,遭项城非法解散,遂改作红十字会。越八年壬戍,议会复活,假农校成立,假苗圃开会。适合肥阮公翱北,长吾邑经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见民治初肇萌芽,慨然曰:民意机关,不有定所,曷代表地方,促进自治?乃筹款估工,通呈立案,相地于县署右,亦前清捕厅旧址,经拆毁后废作园圃。癸亥秋日,重经建筑,吴君文青总理其事,魏君济舫副之,昕夕督促,工坚费省,不百日落成,规模宏阔,涂缋渊雅,仅用银五千六百元有奇。得人则理,信然。桂麟不才,法统重光,滥竽主席,爰据事实,信笔记之,俾后来者知所自焉。合肥阮贞豫篆额,天津王世镗书丹,南郑郑桂麟撰文,南郑吴作霖勒石

中华民国十三年一月吉日 建立

《重修陕西南郑县议会记》为王世镗先生57岁时所书,纯是龙门笔法,刀味盎然,一笔不苟,法度严谨,是其不可多得的又一楷书力作。昔此碑不知下落,有精墨拓本存世,收入《王世镗先生翰墨》一书。

  

----汉中书画网制作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汉 中 书 画 网 

QQ: 1059438251

备案号:陕ICP备090141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