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画回眸 > 详细内容
“巍巍秦岭阻挡了谁的双眼”----汉中地域书法三十年发展断想
发布时间:2009/6/14  阅读次数:2901  字体大小: 【】 【】【

“巍巍秦岭阻挡了谁的双眼”
         ----汉中地域书法三十年发展断想(全)

           汉中,是汉文化的发祥地,有着深厚的文化氛围积淀,有“中华聚宝盆”的美称,从古到今,文化血脉相承。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书法绘画艺术源远流长,《汉三颂》绽放着历史永不磨灭的光芒,魏王“衮雪”摩崖,和西方蒙娜丽莎的微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让百代过客思思量量,上下求索。近现代书法家辈出,文成郁的魏碑静气内敛,若闲云游石,质朴与野逸并存。陈五峰的行书行云流水,舒卷起伏,气势蔚然。王世镗的章草字若猛虎威坐,笔若白象连绵,刀锋笔峰尽显,力量气度并生,可谓“书法可扛鼎,百年无此君”。所有这些都让书法后学顶礼膜拜……。
       这是近代,然而时间已滑向了二十一世纪,当代的汉中书法发展如何,以后又将何去何从呢?新的世纪,新的青年,新的70后,我们如果走不出传统,跨越不了秦岭这道蕃篱,让秦岭阻挡了我们的双眼,迷乱了我们的视线,汉中的地域书法如何走向辉煌的明天。我觉得,我为自己选择了一个比较沉重而复杂的艺术命题。

“三十年功名尘土”

       改革开放的春风使神州大地佳木竞秀,绿树成荫,“双百”、“二为”政策为艺术界的繁荣和兴盛指明了前进方向。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书法热浪,席卷了全国,使得凡是热爱艺术,崇尚笔墨的人都人人磨拳擦掌,指点江山,一时书法界呈现出空前的繁荣和昌盛。各类协会、各类组织、各类艺术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在这种大的背景和视野下,汉中书法也风起潮生,浪迹难平。1984年,汉中地区书法学会成立,1997年随着汉中由地改市,更名为汉中市书法家协会,本着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团结广大书画爱好者,互相学习,加强交流,共同提高的宗旨,积极开展各种书法活动,为汉中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理论研究方面,主要有两个显著成果:一是对千年《石门》书法文化的研究。《汉魏石门十三品》的研究,找到了汉中书法得以发展的历史之根。二是对章草大家王世镗的专题研究,出版了刊物和作品集。在活动方面,主要有四项活动。一是“群贤际会”。举办各类展览比赛十余次,有数以千计的作品得到展示,主要办展地点,汉中博物馆桂荫堂、汉中群众艺术馆等地。二是“完善经纬”。健全了县区书法组织,使得群众性文化活动有了坚实的组织保障。三是“人才辈出”。培养了一批书法人才,省书协会员和中书协会员不断增多,出现了一批活跃在陕西、西北、乃至中国书坛,有一定影响的书法人物。四是“兼融并进”。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办法,与省内外书法团体和个人进行了学习交流,艺术互通。
       三十年已经过去了,汉中书法呈现了一种稳步前进的发展势头。但反身回望,我们感到这三十年可以说云水激荡,风雨兼程。这三十年是观念走向开放、思维走向复苏、审美意识大转变的三十年,也是书法艺术平则思变,破旧立新的三十年,三十年光荣与梦想成就了一批书家,三十年也有多少默默无声者在上下探索,时时等待着厚积而薄发,在实践中奋进,在奋进中思索,在思索中成熟。

“一陈二徐奠乾坤”

       历史如果返回十年,回望汉中书坛,可以说还是在传统之中,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汉中书法界有“一陈二徐”之说。“一陈”指老一辈书法家陈竹朋先生,现年已近九十岁高龄。“二徐”指汉中书法界两位比较有影响的书法家徐毓泉和徐永锡老先生(二徐已谢世)。他们是汉中书法界的三位老前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他们形成了汉中书法“三足鼎立”态势。他们的书法各有特色、各有千秋。比如,陈竹朋老先生,篆书庸容大度,平中见奇,隶书、楷书传统功力深厚。徐毓泉的魏碑铁划银钩,入木三分,行书和章草也不错。徐永锡以行书见长,隶、篆兼能,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写了一些大气之作。
       他们之所以著名出名,还有以下几个文化因素。第一他们是汉中书法沉寂后的最初觉悟者。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书法苏醒、艺术复兴之时,他们是汉中地区书法的举大旗者。无论在书法技艺、书论书史、书法活动还是教书育人方面,可以说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在我们很多人,当年是捧着陈老先生的《楷书结构习字帖》《注音百家姓》《新道德三字经》《小学生守则》《楷书隶篆四体新编千字文》等字帖入书法艺术的大门的。徐毓泉老先生教书育人,书法艺术滋育着天汉无数桃李。徐永锡先生从事宣传工作,书法与自撰诗的广度,作品的产量、以及在东瀛的影响都比较大,潜移默化着无数书法爱好者。二是他们的文学修养都比较深厚。陈竹朋多年从事文化教育工作、徐毓泉为中学语文老师、徐永锡为汉中日报社编辑,他们书诗俱佳,都与教书育人打交道,具有较深的文化素养。三是他们人品书品俱佳,德高望重。陈老先生以《最后愿望永不变》为题留下嘱诗一首:“两眼一闭万事了,立即火化不追悼,骨灰不收不保留,不发讣告不登报,花圈孝帐全谢绝,送钱送物概不要。烧纸焚香皆蠢事,披麻戴孝没必要。干部应享丧葬费,缴纳党费画句号。一言既出如九鼎,迟迟早早不失效。家属子女拂我意,便是对我不行孝”,从这短短的几句话就可以看到他的高风亮节。徐毓泉先生为人正直淳朴,不务虚名,不随俗流,提携后学,甘当人梯,先生对于书法爱好者的求教,无不热情接待,悉心指导,与他接触多的学生,不但在书法上得到指导,而且在做人上亦收益良多。徐永锡先生更是古道热肠。我曾三次登门造访,都能亦师亦友,诲人不倦,着实让后学感动。四是汉中名胜古迹多有留墨。他们三位老先生,很多作品被省内外博物馆、纪念馆、风景名胜区收藏或勒石,汉中的牌匾店头,很多出自于三老之手。以上几点,奠定了他们在汉中书法界的地位。
       但是我们历史辩证地分析他们的书法成就,站在时代的高度来看,他们的书法艺术也有着美中不足,甚至“硬伤”。表现为匠气太多,灵气不足。他们三位老先生的作品,处于技术与艺术之间、实用与艺术之间。打个比方,走路是实用,而舞蹈就是艺术。陈竹朋和徐毓泉老先生一辈子艺术之路难逃方块的羁绊,没有跨越方块的束缚。徐永锡他的书法犹如“面条”,笔画流畅但不精致,尤其是笔锋中的中、侧变化比较少。而且他们三人,对现代书法、流行书风基本没有接触,基本没有过多的尝试,基本没有吸收时代优秀文化因子,走着传统的老路子。在艺术审美方面不够开放,书法艺术与时代风尚没有很好的合拍。在他们的书法中,艺术线条有少部分是枯死的,没有生命的,不灵动的。尤其是2000年以后的作品,有过多的古人,而“大我”与“真我”的东西比较少。但是瑕不掩瑜,他们在汉中书法界的先导和先锋地位,以及为汉中书法群众文化所作的贡献,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湮没的。

“汉源丹林一奇葩”

       说起汉中书法,离不开宁强,说起宁强书法,离不开几个核心人物,梁新云、封海洪、杜正满、牟君诚、陈华春。他们用自己的创作实践诠释着艺术,他们用自已对书法艺术的执着热爱,书写着宁强的书法断代史,他们几个文化人一站,在陕西、乃至中国书坛打造出了让人震憾和振奋的“宁强现象”。我想,一种文化现象的出现有着它固有的艺术氛围和文化土壤,有着它固有的运行模式和规则,用四句话来概括:
       “怨天不如胜天”。宁强是陕西西南的一个山区小县,地处秦岭和巴山之间,论自然条件、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相比繁花都市,比较封闭滞后。但是宁强有着纯朴厚道、勤劳勇敢的人民,有着一批批胜天不怨天、不向自然低头,向命运抗争的文化人,他们积智成渠,积善成德,因地制宜,借南北文化在这里撞击交融的便利,变自然的荒芜为人文的丰富,变穷山苦水为物华天宝,拘汉水之灵秀,聚云泉之清波,开拓和挖掘着独特地域文化的无穷魅力,人定胜天地延续着近代的笔墨精神。宁强文化一脉相承,历史上波澜迭起,丹青高手如云,谢老廷麒,陈老次石,上个世纪初,可以说名誉天汉,等等。他们在宁强这方土地上书写着一部壮丽的文化抗争史。
       “认命不如拼命”。宁强之所以近百年,大家层出,有一个原因不得不提,就是宁强文化人的勤奋,拼命的勤奋。人人都有一种对文化事业的敬业精业精神。有着尊重传统的严谨科学的态度。他们人人都能够静下心来,沉在古文化古文字之间,坚持临贴,临碑,书法艺术起点比较高,无论是每一种字体,还是每一贴,都深钻进去,从“无我”到“有我”,从积字成篇到自由创作,从书法的必然法则到艺术的自由王国都经历了长期的历练和实践,不植无根之木,不饮无源之水。再就是在艺术创作上有耐心,遵守成功法则。有一种“板凳不怕十年冷”的耐心,他们都深深的认识到书画艺术,是一门实践性特别强的艺术,没有时间的积累,没有实践的真悟,没有坚持的恒心和耐心是成不了大气候的。他们能够认清自我,既认命又拼命,既立足于秦岭巴山之间,又尽量站得更高,会当凌绝顶,时时在看着山外的风景,寻找着艺术的灵机和感悟。
       “生气不如争气”。面对当今书画界的种种现象,面对书画家生存生活,面对汉中书画界种种是是非非,宁强书法群体以一种“静观”的态度来对待之,有一种去留无意,宠辱不惊的大气与大度。他们知道,于其争名夺利不如静下心来多写上几笔,与其名不符实,还不如名符其实,与其当代争名,莫如在书画史上留下几行字,与其为不该生气的生气,不如为该争气的争气,有一种天马行空的大气,有一种艺术包容的云水风度。宁强的文化人,他们用纯白的宣纸和神来之笔作武器,用优美的作品来征服陕西书坛,征服中国书坛。
       “心动不如行动”。宁强书法活动频繁,让陕西书画界为之关注。书法的繁荣,除了有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以外,还要有一帮敢作敢当敢干的实干家。宁强书法群体在一手伸向传统“外师造化,内得心源”进行“立”的同时,更注重笔墨当随时代,有一种“破”的勇气。不拘一格,不拘一家,不拘一时,时时求破,大胆行动,吸纳、学习、交流、借鉴、提高。他们以汉源书画院为艺术据点,采取“外钩内连”方式,撷取书法艺术的硕果,获得艺术的真谛。一是眼光向内,充分挖潜,群体之间的学习交流开展不断,举办汉源笔会等活动,充分挖掘汉水之源的文化切点,在文化上大做文章,做大文章,为书法开拓更广大的生存天地。二是眼光向外,他们邀请当代书法大家黄惇、瓦翁、张锡庚、周祥林等文化名人,书画大家来汉源采风指导,讲学授艺,积极汲取了南北书风的优长,提高了大家的眼界。三是“走出去”,他们为检验会员的实力水平,大胆地向中书协举办的各类大展、国展提出挑战,几年来先后有7人40余次获奖,其中有二三人已经跨入“书法国手”的行列。在西北至中国书坛有一定的影响。四是打进来,宁强的书法群体,他们凭借着雄厚的实力,从国展打进来的,在国展中为陕西争光,让中国书坛了解宁强,让宁强走向中国书坛。甚至一不留神爆出“冷门”,让西北书画界哗然振奋。
       汉源丹林群英荟萃,“宁强书法现象”的代表人物如下:梁新云先生,国展全国奖获得者,特殊的求学经历,造就了兼南北书风并存的风格。作品以行草见长,是汉源书画院的创始与倡导者之一,在当代书坛有一定的地位,作品被广为收藏。封海洪,讷言敏行,作品有着较强的文人情怀,书卷气,闲情中见逸致,天真烂漫,以行书见长,偶有魏碑作品,风格界于雄强与灵秀之间。杜正满,书法界的一匹“黑马”,十年磨一剑,作品频频亮相国展,折桂摘冠,着实让汉中书画界刮目相看。牟君诚,爱艺如山,作品清新洒脱,急险并生,刚中有柔,书卷气深厚。陈华春,为青砖立志,为万物写生,擅长篆刻艺术,尤其是砖刻,作品古拙多姿,大刀大气,小刀精致,文辞造诣深,在陕西书法篆刻界当独树一帜。
       宁强现象名躁书坛,但从书画艺术收藏角度来看,作品质量高,但数量相对过少,没有形成一定的群体规模效应,没有被汉中广大书画爱好者完全接受,因为作品当达不到一定的数量时,艺术爱好者的收藏将非常艰辛,而艺术家的作品市场活力也就相对弱化。但反过来想,也许是物以稀为贵吧,我真切地期望宁强书家写出更多的经典之作,大气之作,也真切期望“宁强书法现象”能转化为一种文化流派,屹立于中华书画艺术之林。

  

       “老壮青少试比高”

       在写汉中书法现状之前,我首先想起了朋友的几句话。一是北京民族画院院长元童先生来汉中,我去造访时,他说了一句话,至今让我深有体会。他说“在艺术方面,人人都能登上的山峰,绝对不是奇峰、险峰和高峰”。二是《书法报》社编辑张文博先生说的一句话“艺术的高度,并不是完全用年龄的长度来衡量的”。三是我的书法网友曾说过“艺术,除了勤奋以外,还要有眼界和悟性,如果悟性和眼界上不去,那勤奋将是非常可怕的。比如,一个人写字,如果笔法、结字都正确,那么,他写十遍也就把这个字掌握了,但是如果他的笔法、结字都不正确,那么他写十遍就错误十次,写一百遍错误就根深蒂固了,写一千遍就积习难改了”。正是因为朋友的这些话,使我经常审视和思考着汉中书法的发展,也使我有充分的勇气和斗胆写下了“试比高”的论断。
       三十年汉中地域书法的发展,有老一辈书家的开山引路、披荆斩棘,有壮年书家的刻苦实践,忠诚捍卫,有青年书家的大胆突破,弃旧立新,有少年书者的重视传统,苦炼内功,呈现出了一片繁荣兴盛的景象。三十年汉中地域书法发展有先行,有迟滞,有思考,有奋进,可以凑三句话来形容:
       第一是“横看成岭侧成峰”。把当代汉中地域书法放在时空的坐标中看,我们不难得出两点结论。第一,汉中书法三十年的历史是灿烂的,在前面我已经进行论述,此不多言。第二,汉中书法的发展相对比较迟滞。当把汉中的地域书法放在陕西、西北乃至中国整个范围来看,相对比较滞后。就群体创作来看,除了宁强有代表的几个书家外,其他书家的素质水平相对高低不一,而且在陕西书协叫得响的几乎很少(除了组织任命以外),天汉文化的独特魅力还没有完全通过书法篆刻载体进行充分体现,文学与艺术的结合还不多。说起文学与书法艺术结合,我想起了现藏在汉中博物馆的《栈道杂诗》,很多参观古汉台的人,忽视或忽略了这一块碑石,其实,它是一块历史的丰碑,它是一块书法艺术与文学艺术完美丽结合的秀丽之碑,足以让汉人震撼,国人称颂。这块碑由10首融记实、写景、抒情为一体的诗歌组成,辞文优美,其书秀丽,自然景观、人文情怀、咏怀感受于一体,对文学、书法、自然学,生态学研究都有参考价值。还有由徐毓泉先生书丹的现存拜将坛的世纪大钟,与栈道杂诗异曲同工,一古一今,一殇一咏,都是文学与书法艺术的完美结合。象这样的大气作品,想不在青史上留名都难。而我们现在多数的汉中书家还停留在“月落乌啼霜满天”的千篇一律的束缚之中。书法艺术,是作者性情的挥洒,是个性的张扬,也是对笔墨的独特感悟与体会,怎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呢?再就是学习的问题。看看我们汉中的书画笔会,大家都在干什么,笔会成了作秀的天地,或者成了虚荣的名利场。谁在学,在学谁,谁值得学,谁愿意学,很少有人思考过,也很少有人一字一笔的学习过。我记得,我们汉中的石门,曾经让日本的书家,长跪不起,热泪盈眶,发出“汉中石门,日本之师”的感叹,可见日本的书家,对艺术多么的虔诚,而我们呢,拨去热闹的浮云,背后是什么呢?……,再就是书法展览,展览到底以什么来论,以参观者,还是以学习者来看?我曾看到一个老者,是汉中中心广场以画像谋生的。他到群众艺术馆参观画展,用一个笔记本,临摹了所有的画作,何等认真,让我震惊。而我们大多数书法家,又有几个愿意仔细看看别人作品呢?所有这些群体的行为和作为,使得我们的书法发展变得相对迟滞起来,举步维艰。
       第二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近年,尤其是近十年,汉中书法界在百花齐放的大背景下,有些迷乱和迷茫,不理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我们思想不刻苦。高节奏的生活,使得我们大家学会了疲于应付和随波逐流,物质化的生活,使得我们的思想精神不太善于思考不太刻苦,城市化的生活,使得我们小富即安,不会穷则思变,世俗化的生活,使得我们为名利而争夺,但又恰恰忽略了名利的最大砝码是实力。我们太善于包装和粉饰自我,而不知何为自我,一部分书法家心先乱了,乱得不可能面对书桌和墨池了,让他们刻苦太难了。二是我们太自恋自我。我们的双眼已经迷离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了。我们只注重在自己的小圈圈里当个什么,而忽略了艺术的本身,真有一种夜郎自大和固步自封的感觉。我记得,某位书法家对我说,他自已的那两个字已经被300多个人收藏了,有造册在手,很有一种大书家的派头,但我细看了作品,简直是废纸一张,大掉眼镜,莫莫莫!这样的书法作品,如江湖杂耍一样-------.。三是我们相当贫穷。我们的眼界一直停留在书法票友和老年大学的水平,我们对艺术理论的学习,我们对艺术理论的运用,我们对艺术的觉悟近似于苍白,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不读书,不行路,自己闭门造车,百年孤独练书法,能练出什么名堂?四是我们太长于说长道短。我们太善于指点别人,仿佛书法不是写出来的,而是说出来的。我们不知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句古训,总觉得只有压低别人,才能增加自己的身高。我们的批评已经不是艺术上的百家争鸣,而成了对人身的攻击。在这种“乱花迷人”的环境下,我们一部分人已经看不见巍巍秦岭了,何提跨越?我们少一部分人压根就目无秦岭了,无须跨越罢了。
       第三是“老壮青少试比高”。辩证地看,汉中的书法群众基础还是比较好的,老壮中青人才辈出,老一辈书家,除了“一陈二徐”之外,还有很多,不胜枚举。青少年书家或书者,今年初,在汉中群艺堂举行了“汉水走笔-----汉中70后书家书法篆刻展,看了以后,叹为观止,让人非同凡响。感概万千,书法界70后可畏,正如序言中所说:他们是“汉水源头涌动的书法艺术之波,闪烁着青春风采,翻卷着创造激情”。他们这十位青少年书者:张波、杨邦安、王瑞军、赵学勇、张弦、李光华、张岗、张远智、杨柳、胡裔涛,在汉中书坛引来了一阵强劲之风,通过这次展览,我感到:汉中书法希望还在,汉中书家70、80、90后人才方阵正在形成。汉中书法艺术血脉相承,只要汉民族还在,书法艺术仍然辉煌。

“无规怎能量方圆”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先有规矩而后有方圆”,汉中的书法,从大的方面说,一直是可持续发展的,但是也就是这几年有些滞后了,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很好的遵守艺术发展规则。
       从个体书法家来讲,我们有几点是模糊不清楚的。说的直白点,我们缺少书法艺术的审美准则,缺少规则介入到我们的作品中间。一是我们认为书法就是写字。据不完全统计,汉中的书法家至少有30%的人,所谓作品,仅仅是停留在写字层面上的。他们在用加法算着作品。比如,今天我学会了“禅”字和“茶”字,明天我学会了“一”字和“味”字,后天我就会写出“禅茶一味”四字的作品,我想不尽然,但单从写字角度来看,是绝对可以的。为什么,这就是艺术与技术的区别。就如同,我们用口会说话是技术,但用口唱歌,那就是艺术了。由于我们把写字与书法混淆,所以把自己写的好看的字,综合起来,我们就认为是书法作品,在作品中缺少行气,缺少贯通,缺少连绵,缺少掩映,缺少互补,我们的作品就不那么耐人寻味了。二是我们在追求奇技怪异。书法是一种艺术,艺术最要紧的是解决人的什么问题呢,解决人心情愉悦、感观愉悦、得到心灵启发感悟的问题。但我们把艺术理解偏了,我们只追求形式上的东西,忽视了艺术美感本身。我们追求的书法形式越来越走向极端。比如说,你写了二十八个字的七言格律诗作品,我要写二百八十个字十首诗的作品,是不是我就比你水平高呢?我想不尽然。再比如,你用右手写字,我就要用左手写字,是不是用左手写字一定比用右手的水平高呢?我想亦不尽然。再就是,你写一幅四尺宣的中堂,我写个百米长卷,是不是我就比你水平高呢,我想更不尽然。所以我们的作品,如果按照奇技怪异的路子发展下去,是非常可怕的。三是我们对作品倾注的感情太少。古人云“书”者,“抒”也,抒什么呢,抒个人的情怀,书人生的情怀。一幅作品,如果缺少作者的性情在里边,那么如何示人,何以示人。别人看什么,别人总不会看墨黑不黑,纸白不白和印章红不红呀?非也。我们的书法创作,如果缺少临战的创作状态,缺少酝酿足够的创作激情,缺少成竹在胸的笔法技巧和经营位置,缺少沉郁顿挫的压力或动力,这几个因素的综合摧发,怎能写出大气大美的东西呢?四是我们在自毁着自己的艺术之路。艺术作品有时也是一面镜子,照射出作者的素质,学识、才气和风度,我们对自己的作品,缺乏足够的感情灌注,作品怎么能更好地展现自我呢,我们缺乏对艺术的感情投入,怎能有好的收获和回报呢。在市场化的今天,我们没有“废画三千”的勇气,没有追求尽善尽美的静气,我们的艺术之路还能走多远?
       从群体现象看,汉中地域书法的发展缺少一个良性的机制。具体地讲,缺乏一个良性的融收藏、交流、鉴赏、鉴定、拍卖于一体的艺术机构。我从五个层面进行分析。一是从汉中地理位置层面来看。随着西汉高速公路的大开通,关中到汉中已经是“天堑变通途”,时空距离得到史无前例的缩短,两地的文化艺术交流和互通将更加频繁,书法艺术的活动和交流也将会越来越多。比如,最好的佐证就是今年五月份举办的“李成海师生书画展”,展品达160多幅,如此多的作者、如此大的作品数量和如此大的规模在汉中还是不多见的。二是从汉中书法家的层面来看,目前,汉中的书法家大多是各自为营,散兵游勇,缺乏与外界进行有组织探索性交流学习的渠道途径,多数书法家艺术宣传和推介近似于歌手的“走穴”和“跑场”,无形中降低了书法家的艺术劳动价值,也降低了艺术家们的尊严,书法已经成为一部分人谋生的手段,无异于农民种地工人炼钢。三是从书法鉴赏层面来看,缺乏独具慧眼的鉴赏者,甚至鉴赏家,使书法家的作品经常处于孤芳自赏的处境。好的书法作品已经成了“玉在匮中求善价”的待字之物。四是从书法收藏层面来看,汉中的书法收藏群体基本处于一种自发状态,缺少组织的参与和指导,缺少专家的掌眼和把关,缺少正当的竞争和人争取之的气氛,收藏活动开展的不是十分活跃的,加之“画比字贵”的观念影响,大家都怕套牢,都怕花钱,都怕赔钱,没有人愿意大量投资,使得书法市场比较“疲软”。正如部分藏友说“别说买到好东西,就是三五个月,也不一定能看到一张好东西”。第五从文化交流层面来看,西安与汉中两地都需要有一家或数家权威艺术机构进行联系互通,精诚合作,达到艺术交流“双赢”效果。西安的艺术机构林立,有资质的艺术拍卖公司除了中宝、诚挚、国衡等拍卖公司外,大型的画廊多不胜数。而汉中书画拍卖和画廊相对比较少,除了石门书画院等一两个有影响的机构外,几乎没有大规模的艺术机构,从事大型的书画艺术活动。
       其实,在我看来,在书画界,所谓的规矩,就是一种良好的习惯,良好的机制,良性的发展路子,一方面我们不能墨守成规,另一方面,我们更不能违背艺术发展规律。我们要做好结合这篇文章,只有结合好了,汉中地域书法才会更上层楼,再雄其威,再显其光,发扬光大。

                                                     “艺界何日换新天”

       地域书法,是一种群体的艺术,不是一个人的力量所能解决的问题,但作为每一个热爱艺术的人,作为每一个有骨质血性的书家,我们不应以往日的成就而居傲,也不应以今天的辉煌而自满。我们尊重历史不沉迷历史,面对现实而不满足现实,我们以自身的努力,为艺术发展,献智献勇,献计献策。我们要既期盼着书画界的明天,又为明天的丰硕做最大的努力。
       第一“临渴掘井不如开泉引流”。艺术是需要设计的,思想应走在行动之先,想法决定做法,思路决定出路,作为一个本土艺术家,我们要相信,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传奇,既然汉中书法的重任责无旁贷的落在了我们的肩上,我们就要让艺术之火激情燃烧。要超前思考,超前谋划,超前规划自己的艺术发展方向,早一点努力,早一点准备,早一点投入,在艺术理念和观念上创新,创新,再创新。要开创性的思考问题,不等不靠,要勤学,要首先使自己成为一个艺术的人,然后创造出艺术的作品。
       第二“取他山之石,始可以攻玉”。我们要学会借鉴,学会站在古人的肩上学习,学会站在巨人的肩上看秦岭,看世界,思考问题,思考艺术。我们要善于学习和吸收任何民族传统优秀的文化因素,丰富我们自己的艺术语言,善于学习省内外大家的艺术风格,提高自己的眼界。我们不一定每一天都在临贴,但每一天必须看贴,我们自己可以不写,但最起码知道别人写的好与不好,我们的艺术之路要必然经历“眼低手低---眼高手低---眼高手高”艰巨的炼狱的过程。要善于吸收百家之长补其短,善于借鉴百家之短以避之。
       第三“独长其才不如合抱成林”。艺术的人是不能孤独的,孤立的艺术是不存在的。我们在艺术学习时,要与人为善,多交几个真友,大家一起学,在收获知识、才能、技艺的同时,一同收获友情。“华山三友”这种书法群体,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要善于与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帮扶着共向登向艺术之峰。广而言之,我们汉中的书法家要团结,要心齐,只有大家形成合力全力,才能众志成城,成就一番大事。
       第四“非他妒他不如学他助他”。中国有句话:“有实力才有魅力”,实力,是每个书法家成功的最大砝码,没有实力的人,可以得势一时,但不会得势一生。所以我们每个书家要苦练内功,增长自已的实力,要敏于行而讷于言,要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储学为宝。我们要少一些是是非非,多一些百家争鸣,要远求大同,近存小异,大家在和衷共济的良好氛围中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促进发展。
       汉中地域书法发展,还要注重顶层设计,我在与多位文人书家深谈,大家各抒已见、集思广益的基础之上,形成了一些办法、设计和打算,也可以说在振兴汉中书法方面积累了一剂良药。汉中的书法要快速走上良性发展复兴之路,必须具备五个条件:一是要重新审视汉中,博采广用汉中独特的文化思考问题。比如“石门”文化,我们美丽的天汉,是《石门颂》、《石门铭》的故乡,石门文化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这是汉中书法一个大的闪光点,也是汉中书法的一张最美丽的艺术名片,汉中书法要把“石门”这个文化做大,做足,做出效应。二是汉中书法界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核心人物,这个领衔人物必须书品、人品俱佳,在陕西、西北、乃至中国书坛必须有一定的影响和感召力,必须能带动邀请当代一些艺术名人名家,来体验汉中,感受汉中,进行文化交流和沟通。三是汉中书法绘画要有一个核心的宣传阵地。比如,汉中要有专门推介汉中文化与书画艺术的专门刊物或报纸,主要推介汉中书法,推出汉中书画名人,宣传汉中地域文化,或者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资源,办一个反映汉中书画艺术的专题节目(可以借鉴陕西卫视《中国书画名家》模式和经验)。四是要有一个相对良性稳定的书画交易文化市场、艺术品拍卖中心等机构。搭建起书画家与收藏家之间的桥梁。第五要有相对形成规模的艺术类学校、院校或书画艺术培训中心,邀请国内、省内、本地的书画名人进行讲座,为汉中各县区培养艺术类人才,使得汉中书画艺术得到最广泛的普及和提高,通过多头并进,多方并举,迎来汉中更灿烂更有魅力的书画艺术之春。(全文完,版权所有,友情引用,请勿转发。另:文中对各位书法家评论有失之偏激的地方,请各位海涵!!)

(满纸荒唐,一片辛酸,作者长痴,谁解其味?汉云阁主忧天之作)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智性书写”十年岁月回眸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1]
    暂无已审核评论!

汉 中 书 画 网 

QQ: 1059438251

备案号:陕ICP备09014181号